美文网首页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作者: 逆旅de行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3-28 20:39 被阅读0次

对于曾国藩其实一直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对于他的印象很长一段时间还停留在儿时连环画上的“曾剃头”“曾屠户”,以及他带领的湘军攻破天京时的烧杀抢掠的情形。

上学后从历史教科书上得知他是镇压清末农民起义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地主阶级反动派。

再后来,在许多书店里发现曾国藩类的书籍大多与成功学及厚黑学挤在一起。个人对这些甚无好感。

慢慢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他了解的增多,才发现其实许多名人包括毛主席都对于曾国藩极为推崇。毛主席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评价曾国藩:“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两个敌对阵营的人,却对曾国藩的评价,如此的高度统一。这使我对于曾国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读了各种关于他的许多书籍和资料,愈发觉得曾国藩实在是一位值得深入了解,并能够从他身上获得很多启发的人物。

曾国藩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洋务运动的开创者和推动者。

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最牛的是曾国藩功成身退,终得善终,清王朝追赠太傅,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如《曾国藩传》的作者张宏杰所言,曾国藩这个人的一生,起点极低而抵达的高度很高。曾国藩的资质平常,一个秀才考了七次。出身也很普通,祖上几百年间都是平头百姓。年轻的时候,性格中还有很多毛病,比如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

后来他通过不懈的个人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变化,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

而对于我触动最大的则是他如何从一位理想主义者成为一名政治实干家的心路历程。

曾国藩自幼受儒家文化熏陶,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所以自打他进入官场后,就给自己定下很高的政治目标,要践行儒家思想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在他前期的京官生涯中,曾国藩一直坚守着不结党营私,不贪污受贿,保持着高洁的操守。但是当他想把这种理想推行到整个官场上的时候,就发现这件事太难了,也太理想化了。

当时官场上官员大都秉持“多磕头,少说话”的为官哲学。而曾国藩如同闯进瓷器店的野牛一般,打破了官场一直保持的固有平衡生态,当然引起了众官员的反感,也遭到了许多中央或地方官员的排挤掣肘。

特别是他奉命筹建地方团练武装后,就处处受制于人。曾国藩虽为中央二品大员,但并无地方实权,粮饷兵源到处有求于人,官场腐败、彼此扯皮。

而咸丰皇帝又担心他权力过大处处掣肘,几年下来受尽了气,难以尽述,

正在曾国藩心中苦闷难捱之时,接到父亲曾麟书去世的讣告。按照惯例他要去丁忧守制,所以他立刻上疏要求回家守孝,并且不等皇帝的回复,把军队抛在江西,径自回到了湖南老家。

当时咸丰一开始是想挽留曾国藩,但没想到是,饱受掣肘之苦的曾国藩也想借此机会要咸丰给他督抚大权,做湖广或者江淮地区的一把手。

他甚至还声明,皇帝要是不给督抚大权,那我就不干了。咸丰帝本来就看不上曾国藩的处事风格,这个事情一出,皇帝就决定收回曾国藩的兵权,让他回老家守孝。

从当时情形看,曾国藩即使复出也不太可能重掌兵权,所以他的政治生涯已经基本被断送了。

这次罢官给曾国藩的打击很大,在老家一开始的时候整日漫骂,骂兄弟甚至连弟媳都骂。

他自认为自己忠心为国,但是为什么始终得不到皇帝的信任和同僚的支持呢?他也开始对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在官场的处事态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后通过阅读道家老庄的著作,大有感悟。儒家主张直率、诚实,而法家却主张以强碰强,硬对硬,老庄则主张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弱反而能强,柔则是至刚。

把老子的言论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处事,他发觉自己处处直截了当,用的是儒家的至诚和法家的强权,表面上痛快干脆,似乎是强者,结果处处碰壁,实质上是失败,是弱者。

由此他也发现了作人处世的真正秘诀——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后来当曾国藩重返官场之后,给人的印象简直判若两人,刚刚上任的时候,他逐一拜访了湖南各级官僚,一开口就是要向对方请教。

他和同僚以及皇帝打交道时身段也柔软了许多。因为这时他懂得了政治家的处事态度一定要谦退、理性,要把官僚体制作为实现政治理想的工具,而不是时刻想着去反抗破坏这个系统。

此时他也完成了从一个理想主义者成为一名成熟政治家的转型。

反观自己的性格也是比较硬直,做人做事比较强势,失去了弹性,因此也错失了许多。自认为是生活的强者,其实不然。

正如得到一篇解读曾国藩的文章所说:那些性格上过分要强的人往往是经不起外部挫折的打击,因为他们对自己期望过高,人性本来的弹性都没有了,所以失败可以轻易折断他们的意志。相反,那些看似性格柔弱,能够基于现实踏实做事的人,反倒可以在社会潮流中捕捉到机遇,成就大事。

相关文章

  •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后人都非常推崇曾国藩其人,实则最应推崇的是他参透了“上善若水”的心境。“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值得我...

  •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今天看到一段话,很有感触,手写下来了。 以前总觉得要很刚才会显得有力量,越活越感觉,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一定是柔软的。...

  •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对于曾国藩其实一直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对于他的印象很长一段时间还停留在儿时连环画上的“曾剃头”“曾屠户”,以及他带...

  • 大柔非柔 至刚无刚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柔弱,柔弱,天下万事万物,归根结底,莫不是以至柔克至刚。能克...

  •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成长就是:渐渐温柔,退让,克制,恒勤,厚重,包容,不怨不问不记。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

  •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纵观我的职场经验,四处树敌反而更难成事。 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

  • 曾国藩: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俗话说:欲成大事,先了心病。《道德经》就是一本根治心病的奇书,自古治愈无数能人,其中就包括曾国藩。曾国藩大悟老子《...

  • 曾国藩: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是后人对曾国藩一生的评价。 观其一生,人们大多看到的是他的治国平天下...

  • 能柔非柔至刚则刚

    表面上表现出来的巨大柔和,未必是真正的柔和,也许在深层,正有着一种强大的力量。

  • 触动心灵的文字(38)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卓别林说: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dm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