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朱彩兰老师对课例的点评,是想学会如何进行点评一堂课,从教这么多年来,记忆里从来不敢去面对面给老师们做点评,从来没有过娓娓而道的点评。想到这个,无论是身为二十多年的教师,还是身为兼职的研训员来说,都是很惭愧的,提高自己对学科课堂教学的点评能力是我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
从蓝调百香果的公众号找到了关于朱老师的案例点评资料,下载。(这里很感谢平台的资源分享,这真是一个开放而包容的平台)共下载了21个文档。为了能从文章中吸取到营养,提取到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让不太灵活的大脑记住这些信息。我对阅读的文章进行思维导图笔记整理,分别有《值得品味的一节课》、《基于六阶发现学习法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 凸显不同追求》、《面向儿童的编程思想引导设计》、《把握学科属性 凸显学科特征》、《指向理解的教学设计》。案例点评中,主要围绕课例进行整体和细节的解读、分析、问题指出,字里行间让我感受到,真正的课例解读与分析,需要有深厚的教学理论来支撑,也才能让老师们明白这样的教与学其背后的支撑在哪里。讲练教学方法、体验中学习、失败中学习、 逆向思维、设计思维、认知规律、认知陷阱、皮亚杰的模仿理论、经验之塔等等,教学方法、心理学、教育理论学等把课堂中活动、行为细节进行了解体式剖析。教学过程中做法的来与去,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读完后,直感到作为一名教师,想要当好一名教师,路漫漫长而需不停息行走。读完后,也知道自己那份惮怯在哪里,理论知识的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运用和操作太少了。长期的不向前跨一步,也唯有停留或倒退。历史的车轮一直在向前行走,你又何能止步不前。行走的路上,唯沿着专家们的足迹,一步步踩踏往前。教学的路上,不只是盲目的教学,更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教学,科学的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去研读、实践求证。
在这里,导图笔记的作用,让我发现对她的论文结构和内容理解更清晰,而且通过整理后,更发现自己需要进一步要学习的地方。当然不整理也能看明白,但通过整理会更清晰明了其论文结构和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