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大学同学微信群,同学们约聚的,晒旅游照的,一夜之间火爆了。在此,晒一晒他们热情洋溢的聊天记录,感受那火热同学真情吧!
一
第一波约聚活动拉开了序幕
河西酒泉的毛毛同学要到陇南去游玩,庆阳合水的齐同学要到陇南成县去开会,自然想到了成县工作的赵同学,第一波约聚开始了。
毛毛在群里发微信:“大家约起来到陇南甘南。”
庆阳合水的齐同学接着发微“@毛毛你知道赵xx的电话吗?”赵同学当年的班上的团支书,谦和有涵养,现已是陇南成县的领导干部了。
毛毛说:“你打这个微信电话嘛?”齐同学回道:“他设置的不能加。”
眼疾手快的当年大班长张同学热情地将预留的赵同学三个电话晒了出来。班长永远的老班长啊!为同学们服务的本色还没变。
齐同学感慨道:“领导电话就是多,打到第三个才打通。”真是三十一年同学情不变,一心只为找到你。
齐同学又说:“@毛毛我周六才能到成县,你到时候在吗?”
毛毛同学回信道:“明天,我先到临夏,再去宕昌。”
此时在兰州工作的黄大律师又插话说:“毛毛虫来中山桥打个卡,我陪你到宕昌去。”
成县赵同学也在群里发声了,“欢迎同学们来陇南。”
就这样别离三十一年的同学情味儿在你寻我找、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弥漫着。
热心的班长又发话了:“齐xx,你去成县考察项目?还可见见在陇南工作的邓xx,龚xx与郭女士,攒劲喝一哈陇南冲。”
黄同学调侃说:“现在变成尽回了。”
此时徽县的郭女士真诚地道谦说:“@齐xx 你到康县了?真不凑巧,我和龚xx在陕西杨凌看望儿子,明天从杨凌出发回酒泉,26号返回徽县。你在这边多玩几天,回来了我们聚聚!”
此时热情的她又一一招呼同学陇南相聚:“@黄xx@毛毛@齐xx@赵xx@邓xx 26号咱一起赏美景,喝劲回, 不见不散哦”
同学之间就是这样的真诚,没有客套与应酬式的场面话,听来也是真心实意的,她和金塔的龚同学在大学恋爱,修成正果,后来两个人都回到郭女士的家乡徽县工作。同学相聚机会不多,现在又不凑巧,遗憾又满怀希望能等着她们回来。
平凉的库同学也耐不住了,“郭xx,你是要搞小聚会啊”,伸出大拇指点赞不停。
毛毛:“ @齐xx你周六到成县吗?是去讲课吗?”
齐同学:“参观学习,到康县党校交流,再看乡村振兴,明天后天在康县,在成县呆一天。总共五天。”
毛毛说:“我尽量赶,咱们见一面。”
郭女士又回信:“@齐xx真遗憾我们出门了,否则定会作陪!期待下次相聚[合十]”
毛毛说:“@郭xx你们要去哪儿出行[捂脸]”
郭女士真诚地汇报:“@毛毛 回老家酒泉,侄女结婚。17号我们出门去的陕西杨凌,给儿子收拾一下房子。23号在金塔参加侄女出阁宴,25号在兰州参加婚礼,25号晚上最迟26上午我们就回来了。你节奏放慢点,咱们聚聚[握手][玫瑰]”
“@郭xx好的,你家的钥匙放下,我去就住下慢慢游着等[捂脸]”
“@毛毛 哈哈哈哈......谁让你不提前给同学们说一声你的行程呢,早知道你过来肯定留钥匙[憨笑]
那份真诚与遗憾在两人憨憨地谈笑之间洋溢着。三十几年各人的发展不一样了,身份地位的差异也有了,可留在心头的那份情还是依然没有改变。
二
第二波的约聚活动又热闹起来了。
酒泉的大班长张同学又发话了,“@郭xx到金塔顺路过来得见见我啊!”
“@张xx好,一定看望老班长[愉快]”
“欢迎欢迎”
齐同学遗憾地说:“@郭小青你若款待,以后会来。”
郭女士回道:“@齐永年只要你来,必定盛情款待!欢迎你常来!”
齐同学又回道:“再见了郭xx,到了你们的地方就像见到你了,现在去见赵xx了。”
张班长又热切地询问道:“@郭xx你们几号到金塔,确定23号吗?”
“@张xx 我们今晚11点左右就到金塔了,这会马上到兰州了。”
兰州的张女士又坐不住了,发话道: “@郭xx到了兰州停留一下,休息休息,喝杯茶吃个饭”
“@张xx路途遥远,要赶路,就不下高速了[微笑]”
此时,兰州的黄律师又发话了“郭xx同学俩几点到兰州,招呼一下你们俩口子。”“谢谢,老同学,有机会了来拜访你。”
火热的夏季三伏天,热情洋溢,真诚同学两年情,三十多年还是那样的炽热灼人。 在同学们的交谈中自然可以感受到同学的那份真挚。只是因为大家认那份情,才真正觉得真,没有丝毫的利益需求在其中,因而真淳清冽。
三
一天天地,群里又晒出了一些陇南官鹅沟的自然美景,及迭部腊子口的自然景区,康多红军驿站的风景照。那儿绿树繁茂,山清水秀,流水潺潺。华灯初上,大河汤汤,两岸高楼林立,灯火璀璨,大桥之上三位熟悉的身影紧靠在一起,甚是亲近。相约在成县的齐同学、赵同学、邓同学聚一起了,发来照片,大家纷纷点赞祝贺。
齐同学很是感慨:“三十一年的第一次见面,老的都不认识了。赵xx还认识,邓老师到我面前问我,齐xx是那个。我问他找谁,然后他说他是邓xx,我们哈哈大笑”
张女士叹道:“所以有机会同学们互相聚聚,免得老了都相互不认识了。”
齐同学还在感慨:“老了,不服老不行了。”
邓同学也在感慨:“欢迎同学们来陇南观光旅游,还真是这样,三十多年没见了,在楼道里边碰见,光线不好、还真没认识,珍惜当下,珍惜眼前。”
齐同学沉浸在同学久别重逢的喜悦中,高兴地邀请大家:“如果大家都来成县的话,我就不走了。三十一不见了,难道不来聚聚?”
远在新疆工作放假回老家武威的许女士也感动了,发来了问候短信:“老同学们好!同学们,除了增添岁月寄予的成熟魅力外,样貌都没变,依旧光彩照人[强[呲牙]。”
大班长又出来打圆场:“赵xx,齐xx,邓xx同学都没怎么变化。”
平凉库同学真诚地说:“都老了!”
渭源李同学冷不丁地说:“班长还没老。”“我老了”“不了客气吗?”李同学还就是当年的样子,幽默爱较真。
同学们相聚不是在感慨甘肃真的大相聚不容易,就是在感慨岁月催人老,一晃三十几年,不聚可能就没机会了。我静静地看,默默地想,同学情真诚清纯,现在依然是当年的那个样子,关系是亲近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世俗的那种客套高低的区分。没有炫耀,也没有嫌弃,有的就是那份真情。能聚还是聚聚吧,青春的记忆很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