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雪煮《道德经》之‘大成若缺’所得到的启发

听雪煮《道德经》之‘大成若缺’所得到的启发

作者: 木兰参can | 来源:发表于2023-04-10 22:43 被阅读0次

        中午听雪漠老师的雪煮《道德经》,心中豁然开朗,让我当下就有了一种不需要依赖任何条件的快乐。觉得其实随时都是自由的。下午的工作状态也是非常专注,心念有改变的时候,困难不存在了,只需要专注于做好当下的事,不生执著。

        有时候对文化的学习,只是停留在一种文字表层的意思,并没有真的领悟到文字背后的真意。今天领悟到一点,心中没有什么牵挂的快乐的滋味,当心处在那种滋味里的时候,当下就清凉快乐,许多东西都不在乎了。

        学习经典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读书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文化才有意义。作用于自己的生命,受益最大的人首先是我们自己。

        看到某个人是自己讨厌的那种,比如对非常贪小便宜贪得无厌的人、自私自利的人,自己立马就产生了一种厌恶之心,这个时候是不是心对外界又在追求完美,这时候,如果守住自己的心,只对治自己的毛病,不会因为别人而引起内心的不适,把别人的表现也当成一种现象,一切现象都是变化的,这样想的时候是不是就能心有容纳的可能,就不会因为心的挑剔而讨厌、而喜欢,不着相,让自己有一种离戏之心。但可能说出来这样的话,只有真能做到的时候才是真的明白了。

        太阳照鲜花也照毒草,太阳的关注点不在小处,它因此代表一种慈悲博大的精神,它的眼中没有缺憾,所有在人们眼中是缺憾的,在太阳眼中都是一样平等的,不会优待哪一个,也不会忽略哪一个。当人心中真能装入日月星辰时,心就不容易陷入鸡毛蒜皮或者各种情感的执著里。

        做什么,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需要慢慢积累,慢慢来,不要贪求什么结果,让自己始终不追求完美的时候,始终承认有缺陷,才有进步的可能。

        大成之人不追求完美。发现自己正好是在这里出了问题,为什么会觉得有烦恼,这些烦恼可能不是那种显而易见的,可能是一种不易察觉的无明习气。很大原因就是一直在追求完美,在乎完美不完美,在自己的世界的完美不完美中纠结的时候,就离大成之人很远了。

      不完美才能不困于物累的自由。不追求完美,才不会计较结果的达成与否,享受过程。不求完美,可以有无限自由的心灵空间。对外界没有强求之心,能顺其自然,与大自然同呼吸。

        不求完美,就不会与他人要一比高下,只需要做最好的自己,守着自己的敦厚与朴素,对万事万物有谦卑学习之心,无傲慢和偏见,追求内在人格的证境的和谐,在与宇宙与大自然合一的状态中,意守丹田,守恬淡虚无之境。

      若缺,才可以不用许多世间繁杂的事填满自己的生命时空,留给自己空间。

      大成若缺,不在意他人的赞美或诋毁,心如平静的湖面不起半点涟漪。因为不需要一个多余的假象来维持自己的完美。有自己内在的一套标准和处事准则。做最好的自己,并不在意世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道德经》音频做选题,本来是一项自己选择做的事,但其实受益最大的人是自己,正因为这样的机会得以慢下来去品味,踏实地学习。有的事,不是求效率的事,用踏踏实实的笨拙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这也是一种“若缺”吧。不刻意求成的时候,才有心灵的宁静。追求一种完美的时候,可能就失去了许多停下来的机会。听听风,看星星、看月亮,对现代人是多么奢侈。因为现代人大多忍受不了“缺”,所以时间被工作和生活的琐事等占满。

        许多时候,包括平时的工作,也可以训练自己做事而修心,一些看似辛苦的工作,能磨练人的心性,不怕辛苦,不贪图享乐,也是一种守缺吧。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是你的道场。

        今天在雪漠之约直播间看到非常喜欢的艺术品,达摩的崖柏雕像。每次看到达摩,都觉得非常亲切。想到了敦厚这个词,大师若童。

        大成若缺,还想到那个词,“一空万有”。缺,也许就是给心灵腾出空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雪煮《道德经》之‘大成若缺’所得到的启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tw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