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明白,一个背身,可能就是一辈子的事」
做人做事,总有诸多要求,其实概括起来不过志、识、恒三字。志是开始,是目标;识是经历,是积累;恒是继续,是坚守。
做人做事,有“志”
词人苏东坡曾说:“天下未有有其志而无其事者,亦未有无其志而有其事者.事因志立,志立则事成。”一个没有志向没有目标的人,每天只会浑浑噩噩的生活处事,不可能做出一番成就,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志,是一种目标与决心。“人无志,非人也”,人只有有志向有目标,生活才有动力,日子才有奔头。做人做事应有信心,有志向,有目标,“自信人生热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曾国藩青年时期才智并不出众,属于“笨”的那一类,但才智平平并未阻止曾国藩立下人生志向。
曾国藩深知自己性格中存在的种种缺点,于是立志以圣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除了对自己严格要求,曾国藩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还提及要弟弟们立志向,称“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志向与目标是引领我们前行的明灯,正因为有了志向,我们才能在面对一次次挫折与打击时不放弃。衣食无缺的今天仍有不少人对生活感到迷茫,在这迷茫的背后恰恰折射出人们对未来的无目标感,这是“无志”的一种体现。
志向不一定要远大,但一定要有。假如缺乏志向,空虚庸俗地随波逐流,就会找不到做人、做事的方向与意义,活不出人生的味道。
做人做事,有“识”
曾国藩再给弟弟们的信中除了提到“志”还提到“识”与“恒”,他将这三点并称为人生的关键。他说“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此三者缺一不可,唯有识不可骤几”。
识,是指一个人对自身和自身之外世界的了解和看法。“识”是以所知为基础的,所知即知识,“识”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这个认知的准确度与判断的正确度,在于“见”,它并不完全取决于知识,而往往与人们的思维力、领悟力有关系,人们常常将见与识连用称见识。
鲁迅曾说“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口呷一口明白的。”经历的越多,见识也就相应的越丰富。有见识的人,心中有路,做人做事自信大方;没有见识的人,心中只有脚下的丁点地方,每走一步都要四处张望。
见识多了,内心充实了,精神世界丰富了,就不会把自己当成衡量万物的尺度,也不会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会看的更远了。
做人做事,有“恒”
老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有有恒心、能坚持,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守得云开见月明”,只要守得住,早晚都能看到属于你的月亮。做人做事,只有坚持,才有未来。
曾国藩十分注重“恒”,在写给家人的书信中也多次提及。
曾国藩对“恒”字的重视多是从自己早年经验得来。咸丰七年十二月在曾国藩写给九弟曾国荃的信中,曾国藩回忆了早年间因自己缺乏恒心吃过的种种苦头。
“当翰林时,应留心诗字,则好涉猎他书,以纷其志;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在六部时,又不甚实力求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意。”
曾国藩用自己的经历告诫曾国荃,“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做人做事要学会坚持。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只有经历痛苦并坚持下来的人才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