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产生的后果就是缺乏细致深入的思考。
当我将自己关在屋子里,花了整整两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小说《无声告白》,有种久违的充盈感。觉得自己有必要写点什么。邂逅一本好书,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审视自我,与自己对话的过程。
读《无声的告白》——找到真实的自己1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也许正是这句直击我心底的话,促使我满怀期待地翻开了它。
“莉迪亚死了。”
小说开篇的描述便给人一种庸常的生活中,睡意朦胧的人们突然遭遇了一场地震的紧张,惶惑之感。
“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
这或许是导致莉迪亚选择自杀最根本的原因。抛开故事的美国背景,将种族差异换做是城乡差异,小说中的母亲玛丽琳更像一个中国“望女成凤”的典型家长代表。相信这个故事所反应的教育问题,也能让很多中国的家长和孩子感同身受。
2
生为白人的玛丽琳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一直追求“不同”,想要打破对女性传统社会角色的成见,成为一个医生。玛丽琳喜欢詹姆斯的“与众不同”,但詹姆斯恰恰因为来自华裔家庭的与众不同而受到歧视排挤,敏感自卑。而詹姆斯爱上玛丽琳的原因是“她能够完美地融入人群”,看上去那么的普通和自然。
本质上,他们都缺乏一种真正的身份认同,这也为以后的人生中酿成悲剧,埋下了伏笔。
他们就这样阴差阳错的结合了,玛丽琳放弃了学业,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詹姆斯离开哈佛去寒酸的米德伍德学院任教,过着单调枯燥的生活。他们约定“忘记过去,共同开启新的生活,别再回头看”,将各自内心最脆弱,不堪一击的一面深深隐藏。
以为时间可以将那些生命中的伤痛渐渐抚平,但其实只是让我们的神经麻木,不再有痛感罢了。直到某个类似刺激的重现,才让我们意识到伤口没有得到治愈,其实一直都在,甚至还会感染到其他地方,疼痛变得更加猛烈,甚至形成一种病,会遗传。
3
玛丽琳的母亲去世,在为母亲整理遗物,办理后事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一定不能活得像她那样”。母亲将自己的一生禁锢在家庭之内,过了一辈子平淡麻木的生活,除了那本烹饪书,和那些吃过的美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她决心离开家庭,重新追求自己的梦想,完成学业,为成为一名医生而努力。玛丽琳独自开始一种新的生活,捧着书本认真复习,心中充满期待,觉得自己又回到了本科时代。
然而,对丈夫和孩子的牵挂悄然滋生并逐步蔓延,难以抑制地在她心里泛滥,并且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只好联系詹姆斯,并再次放弃了自己的追求。
“她的生活——舒适温暖,但压抑憋闷正试图把她重新拉回它的怀抱。九个星期,她的宏伟计划只持续了九个星期。她的毕生追求默然消散,犹如微风吹拂下的薄雾。”
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们大多数时候会“身不由己”,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而不能真正做到“趋利避害”。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无法认清自己是谁,不知道究竟要什么,所以只能被生活所裹挟,陷入一种被动的人生。
4
没有人知道,母亲玛丽琳“失踪”的这段时间,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的心理各自都经理了怎样的煎熬。它像一个去不掉的阴影,无形之中影响着每一个人,尤其是莉迪亚——三个孩子中唯一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
直到莉迪亚十六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十年里,她成为了维系这个家庭微妙脆弱平衡的唯一纽带。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他们视她为掌上明珠,其实不过是喜欢理想中完美的自己。
玛丽琳和詹姆斯因为无法正确认识和接纳自己人生的缺憾与伤痛,所以一直都是用一颗存在于过去的心,活在现在和未来。作为父母,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地去关注和了解此时此刻,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莉迪亚。
当最后真相大白,他们完全理解了莉迪亚,那一刻每个人心里笼罩多年的阴影才真正一点点退去。仿佛离开的只是一个他们想象中虚假的莉迪亚,而一个真正的莉迪亚永远都活在他们内心深处,伴随着他们以后的每一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