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这首《秋月》诗,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哲学家,理学家、文学家程颢的作品。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也受到佛教禅修教理的影响,对于禅修有一定的体会,在红尘世俗间,能保持一种脱俗,高雅、睿智的气度。
从这首诗的表面含义,所表述的意思是:清净的溪水,流过那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凝成了水天一色的秋景。这个地方,好似隔断了红尘,在那三十里路以外,空中是悠闲自在的白云,林间是悠闲自在的红叶,这两种闲情逸致,真令人悠然神往。这是这首诗的字面含义的解释,但这样的解释也无法表达出作者内心中真正的体悟,那么作者内心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悟呢?每个人都有不同理解,而我只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一下,这首诗给我的另一种思考。诗中的意境体现出诗人的虚怀若谷的胸襟,在这滚滚红尘中,保持一股赤子之心。那是如何做到呢?清净的溪水,流过的碧山头,经过清净溪水清洗过的地方,一定会很干净。浑浊的内心,经过清净的法水来清洗,内心一定会变得干净;如同水与虚空相连,溪水清净不浑浊,蓝天一片空明,水天成一色,非常地清净。比如我们的内心,经过清净的佛法洗涤,与第一义谛相应。思维第一义谛,那么红尘中欲乐,就被清净的佛法隔断,不会再想红尘中的欲乐,而是时时刻刻思维第一义谛,与清净法流相应。众生的心,长久沉溺在欲望里没有尽头,被红尘俗情所碍,而不能获得解脱自在。假如能够断除对红尘的欲望,不被欲望所缚,内心无所牵绊、无所挂碍、一心修学,与清净法流的第一义谛相应,就能出离苦痛,内心中就像天上的白云,林间里的红叶那样悠闲自在。
白云红叶两悠悠,这种悠闲自在的境界,是许多人内心所向往的。可是如何能做到这样的心境呢?首先内心中远离红尘欲望,每日坚持禅修,常常读诵经典,常常思维法义、经行宴坐、与法相应,这样就能渐渐断除红尘的欲望,有效地对治烦恼,这样就有希望证得解脱。比如把《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维摩诘经》等大乘经典放在心中常思维,大乘的清净法流就可以洗涤内心的烦忧,有效地隔断红尘中的欲乐;就能体悟到天水一色,清净鲜明;白云红叶,悠闲自在的人生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