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再苦,命运再坎坷,只要你对生足够有信心。没有爬不过的山,过不去的坎,趟不过的河。
田婶不在奢望,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但是她现在觉得自己比原来更加坚强。
就在那个男人走后第二年,冬月的一个早晨,他们送走了婆婆。田婶很自责,觉得婆婆跟她没有过几天舒坦的日子,感觉对不起老人。其实旁边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都很清楚,她已经做的很好了,用当时乡里人话讲,那么年纪的轻轻守寡,还要养活三个儿子和一个老人,实属不易,能做到不离不弃就是天公地道了。从她的脸上、手上都可以看出她与同龄人的区别,那是常年风里雨里留下的印记,那是泥土,荆棘泡制的杰作!
婆婆走了,现在家里就是三个孩子,和她一个大人。她有多苦多难只有她心里最清楚,婆婆在时,虽然也与人换工帮忙做农活,偶尔也有人来说亲的,别人说的少,婆婆走了,跟别人换工或请人帮忙都不敢随意了,都会被人想成有越轨之事,有几次打谷时换工,不堪的流言蜚语接踵而来,说长道短的都有,什么今天来了个后生帮忙来了,明天又来了个鳏夫云云……
当时决定再嫁。是因为怕别人的流言蜚语。没想到流言蜚语比合适的人来得更快。
其实田婶并不否认,其间也不乏青睐之人,但是都没有开始姓彭的那个男人有善意,有担当,现在都有担负不起扶养三个儿子的责任。根本不是真正想共度余生的人,田婶说再也遇不到不怕我拖累的人了,所以田婶就决定不再随便允诺嫁的事了,你来可以以礼相待,你去也不留。久而久之,田婶也不再奢望嫁人了,既然流言蜚语已经经受了,还有什么可怕的,以至于后来与慕名而来的人直言相告她不再嫁人了,叫他们也不要再来可怜她了。
她那匆匆的脚步,数不清楚走了多少步才过了那么多春去冬来的季节轮回,只知道时间在长,她从三十几到四十几又到了五十几,吃过同龄人吃的苦,也吃过同龄人没有吃过的苦,受过别人受过的累,也受过别人没有受过的累!气受过,流言蜚语听过,长夜漫漫里的独自流泪,暗自神伤,孤独寂寞,有谁能与她“媲美”她还有什么没经历过?她已从青丝熬到了两鬓斑白,孩子也在渐渐长大后懂得替母亲分忧。在能打工的年龄都想到出去打工,虽然他们也想像常人一样多读点书,可是他们的母亲实在是太苦了,尽管母亲也舍不得让他们早早的出去打工,可是她又不能保证能走多远,她一个女人柔弱的肩膀到底能撑多久?小学初中可以,高中,大学还可以吗?
这一家孤儿寡母的过得真的很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