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餐桌上的中国史(六)

餐桌上的中国史(六)

作者: 花间星事 | 来源:发表于2024-04-06 22:45 被阅读0次

秦汉两代,由于水力灌溉技术的提高和铁器的迅速发展,农耕文明也大大进步和提高。当时中原地区已经有种植水稻,当然稻米依然是很高级的食材,只在贵族和官宦人家才有机会享用。东汉文人井丹以清高闻名,有一个王亲国戚想要羞辱他把剩下的麦饭和葱花端出来给他食用,受到了井丹的质问。照理诸侯之家应该供应上等食物,麦饭属于庶民吃的粗粮,不应该被摆上桌。这个故事被记载在《后汉书》中。不过到了东汉中期,小麦粉制作的食物被迅速推广。

《四民月令》中记载了“立秋勿食煮饼或者水溲饼”的说法,可见当时面粉类食物已经普及到了民间。许多文字记载都提到了“煮饼”或者“汤饼”,两种食物应该与现代的面条有些相似,不过不是条状而是面状。宋代的《山家清供》里记载过一个“梅花汤饼”,用白梅和檀香末水和面做成馄饨皮,再压成梅花形状,开水煮熟后入鸡清汤。这道食物听起来就极其风雅。

相较中原地带南方稻米比较普及,还有小麦,黍,栗子,大豆,赤豆和麻等也是常见的农作物。在南方的食物种类非常多。肉类有牛、羊、猪、马、狗,鹿、兔。禽类有鸡、雉、鸭、鹑、雀、雁、天鹅、鹤等数十种。还有许多淡水鱼,比如鲤鱼,鲫鱼,鳜鱼的。在马王堆的墓葬里面发现了一些烹饪过的食物。并且有随葬的竹简记录了烹饪方法。一般肉类有用炙,脍,濯,熬,濡等方法加工过的干肉和肉汤,其中还有许多作为礼仪食品的汤菜。当时的史书还记载了盐,酱,蜂蜜,酒曲,醋等调味品。

到了西汉民众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相较于原始的古朴,这个时期食物丰富许多,饮食习惯也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人们开始追求食物的柔软,食用各种动物幼崽成为了流行。过去人们很注意动植物的生长周期,会顺应天时食用不同的动植物。但是到了汉末,人们会吃春天繁殖期的鹅,和秋天未成年的幼鸡。甚至也有在温室中培养的蔬菜,所以即使是冬天也可以吃到韭菜和葵。

汉元帝时代为了冬季能够培养出葱和韭菜,专门在屋顶圈起了棚,昼夜用炭火提高温度,让蔬菜生长加快。无论是王宫还是民间都有这样的做法。人们在结婚的宴席上已经出现了豆子汤和精白小米。各种野味和水产都很丰富,还有南方的热带水果。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不同阶层的差异也慢慢缩小。一些比较富裕的庶民祭祀的时候也可以用牛作为贡品,之前严格的贡品等级规则被打破。

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日渐发达,需要雇佣的人员越来越多,工作细分化和城市人口也大幅增加让汉代的城市开始出现餐饮业。他们主要服务对象是旅客,普通劳动者,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社交场所。

相关文章

  • 帝国何为挣扎 ——读哈佛中国史之元明卷之笔记与感受(上)

    帝国何为挣扎 ——读哈佛中国史之元明卷之笔记与感受 加拿大学者卜正民主编了哈佛中国史,这套总数为六卷本的中国史书中...

  • 蓝云多多| 读《餐桌上的中国史》 传统到底有多老

    读《餐桌上的中国史》 —传统到底有多老 文/蓝云多多 中华五千年囊括的衣食文化,究竟是不断推陈出新,还是因循传统世...

  • 历史类书籍

    1.哈佛中国史 2.费正清中国史 3.吕思勉中国史 4.中国史学名著 5.中国史学史 6.内藤湖南 史景山 魏晋南...

  •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之一

    1.为何要研究中国史? 简单回答:“中国人当知道些中国史”。中国史讲的中国人之本原和来历,我们知道了中国史,才算知...

  • 先秦小记-09-03

    不读中国史,不知中国之伟大;不读世界史,不知中国之特质。昨天看了《中国史封》和《施展的中国史钢50讲》两本不同角度...

  • 每日有书: 哈佛中国史:宋的转型

    ——· 思维导图 ·—— ——· 关于本书 ·—— 《哈佛中国史:宋的转型》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四卷。从10世...

  • 2018-06-17

    刚刚买的几本书回来了,分别是——《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六神磊磊读唐诗》《小狗钱钱》(一和二)。

  • 《哈佛中国史-南北朝》

    《哈佛中国史》打卡009 suki苏 180104104/100书名: 《哈佛中国史-南北朝》作者:[美]陆危仪用...

  • 《极简中国史》读书心得

    《极简中国史》读书心得 2018.01.28 读懂历史,珍惜现在 社科大厦4号.沈阳梦想 要写《极简中国史》,都能...

  • 敏Y的周总结|20年week16

    学习·成长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 《简单富足》100% 体验·突破 本周貌似没有特别 休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餐桌上的中国史(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lz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