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两代,由于水力灌溉技术的提高和铁器的迅速发展,农耕文明也大大进步和提高。当时中原地区已经有种植水稻,当然稻米依然是很高级的食材,只在贵族和官宦人家才有机会享用。东汉文人井丹以清高闻名,有一个王亲国戚想要羞辱他把剩下的麦饭和葱花端出来给他食用,受到了井丹的质问。照理诸侯之家应该供应上等食物,麦饭属于庶民吃的粗粮,不应该被摆上桌。这个故事被记载在《后汉书》中。不过到了东汉中期,小麦粉制作的食物被迅速推广。
《四民月令》中记载了“立秋勿食煮饼或者水溲饼”的说法,可见当时面粉类食物已经普及到了民间。许多文字记载都提到了“煮饼”或者“汤饼”,两种食物应该与现代的面条有些相似,不过不是条状而是面状。宋代的《山家清供》里记载过一个“梅花汤饼”,用白梅和檀香末水和面做成馄饨皮,再压成梅花形状,开水煮熟后入鸡清汤。这道食物听起来就极其风雅。
相较中原地带南方稻米比较普及,还有小麦,黍,栗子,大豆,赤豆和麻等也是常见的农作物。在南方的食物种类非常多。肉类有牛、羊、猪、马、狗,鹿、兔。禽类有鸡、雉、鸭、鹑、雀、雁、天鹅、鹤等数十种。还有许多淡水鱼,比如鲤鱼,鲫鱼,鳜鱼的。在马王堆的墓葬里面发现了一些烹饪过的食物。并且有随葬的竹简记录了烹饪方法。一般肉类有用炙,脍,濯,熬,濡等方法加工过的干肉和肉汤,其中还有许多作为礼仪食品的汤菜。当时的史书还记载了盐,酱,蜂蜜,酒曲,醋等调味品。
到了西汉民众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相较于原始的古朴,这个时期食物丰富许多,饮食习惯也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人们开始追求食物的柔软,食用各种动物幼崽成为了流行。过去人们很注意动植物的生长周期,会顺应天时食用不同的动植物。但是到了汉末,人们会吃春天繁殖期的鹅,和秋天未成年的幼鸡。甚至也有在温室中培养的蔬菜,所以即使是冬天也可以吃到韭菜和葵。
汉元帝时代为了冬季能够培养出葱和韭菜,专门在屋顶圈起了棚,昼夜用炭火提高温度,让蔬菜生长加快。无论是王宫还是民间都有这样的做法。人们在结婚的宴席上已经出现了豆子汤和精白小米。各种野味和水产都很丰富,还有南方的热带水果。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不同阶层的差异也慢慢缩小。一些比较富裕的庶民祭祀的时候也可以用牛作为贡品,之前严格的贡品等级规则被打破。
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日渐发达,需要雇佣的人员越来越多,工作细分化和城市人口也大幅增加让汉代的城市开始出现餐饮业。他们主要服务对象是旅客,普通劳动者,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社交场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