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042131/5edb00201abd6341.png)
我的教育信念是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才,成为他心中的模样。多年来,一直秉持这个信念在一线教育中持续探索和实践。
几年前,我结合多年实践总结出,家庭教育是个性化的事,父母们要有自己的教育定见,而背后就是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很深一层是教育信念。
关于树立教育信念这个话题,我一直觉得很关键,因为这是一个逻辑底层,没有信念的支撑,很多行为都无法持久保持,也很难把很多方法用到最佳。
这也是一个很大话题,在持续实践和探索中,我总结了一些重要的实现路径,尤其是在学习和运用了梦想教育理念的生涯教育之后,在最近的活动与分享中,做了梳理。
从父母的身份角色着眼,不同的角色背后有不同的信念支撑,如果可以理解,并逐步做到,那便有助于实现树立属于自己的教育信念。
1.成为知己朋友 期待幸福美好未来
知己朋友,这是最让人舒服的关系状态。前提是你自己是否真的有这样的经历体验,比如拥有一段很长久的友谊,关键时刻,有朋友支持帮助,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心。
知己之间就是彼此可以相互信任,理解包容,有默契,互为支持,纯粹的关系,这背后的信念就是希望对方可以过得幸福,拥有美好人生。
如果先走了这样的体验,再看孩子的角度,就会不一样,更多关注优点,积极视角看孩子,成为知己,了解孩子所思所想,所需求的一切,那么自然就建立良好关系基础,久而久之,信念被加强稳固,持久经营下去。
这个角色是伴随孩子成长始终,侧重重心在孩子期待自己更加独立,想自己做主的阶段。
2.作为投资方 创造有效资源机会
这是具体形象的角色,往往隐藏很深,而且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们并不了解状况,错失很多关键机会。
过去经常看到很多父母,习惯为孩子铺路,恨不得把一生的事情都规划好,决定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排;亦或者对自己的投资在做着评估,着急或焦虑的希望投资就得有回报!
你以为的给孩子的教育投资,难道就是在学习和生活上吗?或者就是为孩子的未来把可能安排的都做好铺垫吗?实际上,这些远远不够,都是表层,更深层的是创造更多机会,让自己打开视野,看见更大世界。
比如社会资源,在孩子的成长期,持续探索,需要了解更多的有价值信息,结交更多朋友,父母有没有力所能及支持孩子,当然,前提就是对父母们提出更高要求,持续升级自我,拥有更多资源。
有一种方式就是创造深度体验的机会。比如孩子对有个方面感兴趣,视频剪辑。那就可以创造更多机会,帮助孩子深入了解和体验关于视频剪辑的相关内容,做职业访谈,做信息调研,做具体内容的体验,多方面全方位了解这个内容,从而扩大和丰富孩子的现有资源。
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资源,都很关键。更重要的是关键时刻,能否用好!
从孩子开始孕育,投资就自然发生了,直至出生,成长,一路逐步长大,投资就在发生着变化,重心发生在孩子成长关键阶段,比如青春期,适应期等。
3.做个跟随者 共同成长 相信进化
从生物的不断进化角度来看,孩子们是优于父辈们的,比如从自身的身体基础条件,从思维的敏锐程度,从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等。只是经验少,需要更多历练。
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做孩子的跟随者,在很多方面,可以多向孩子们学习,看看他们是如何思考?如何做的?更多地走近孩子,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
而且当我们真的这样做了,会发现一个崭新的孩子,孩子的更多面,真的可以向孩子们学到很多,被滋养,受到更多积极影响。
这样的角色更多的时候,发生在孩子逐渐长大的阶段,从依赖走向独立,再到合作互赖。
4.胜任教练高参 提供专业化支持
成为生活上的高参,专业上的教练。这一点看似对父母们要求较高,而实际上有更深层一级的问题。
就是父母们是否对生活有更多的热爱,有更丰富的体验、感悟与积累;在职业上,有更出众的专业发展和经验积淀。
在梦想教育理念的生涯教育中,有这样一个模型叫“梦想奔驰”,谈到的就是职业成就、关系幸福和自我成长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紧密结合。
我们只需要具备有一个方面上的专业支持就有可以持续积累,拓展更多发展可能。在这个部分上,在热爱生活上,传递一种态度,坚持不懈,持续发展,成为孩子心中真正的榜样。
创造更多机会去经历,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这是贯穿始终的发展之道。
最后,想要分享,这些角色,可以灵活切换,不做特别的硬性规定,最终摸索出符合自己的教育信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