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13350/cd641825fb61bafc.jpg)
今天是居家隔离第10天,配图换了一只鸟!
虽然还是一只笼中鸟,光线却亮堂了许多,已然看到飞出去的希望。对我而言,倒不是因为身体可以出去而产生了希望之光,反而喜欢这样身体受到限制的生活。因为这种限制,让我可以安静下来,好好读书、好好思考,正因为这样,阶段性的感到自己脑子中的概念越来越清晰,已然隐隐约约看到前方的光亮。
因为昨晚仅仅只睡了两个小时,今天的状态不是很好。早上开始寻觅“人生价值观”的有关内容,找来找去,回到了认知的起点,无论概念如何定义,都是个人对于“什么重要,什么更重要的个性判断”,与世界观和人生观相比,也许价值观更加具有动态性和阶段性。抛开具体的描述性词汇,对我而言只是健康、事业、家庭之间的动态排序。基于其强烈的主观性、动态性,过多的理论探讨似乎意义不大,只能在一次次的现实选择中,喂养和强化自己的价值观。
几天关于知识体系的探讨,计划写一篇专门的内容。简单地说,构建知识体系,基本与建房子相类似,包括功能、材料、结构。首先,必须知道要建的房子干什么用,也就是构建知识体系的目标。接着,要准备材料,钢筋、水泥、砖、木材,并进行初步加工;对应到知识体系便是寻找素材、整理素材和初加工素材。最后,便是按照设计图给的结构把房子建好,对应把知识装进已有的框架中,这样一个独立的房子或者独立的知识点便构建好了。但是,我们可能不是只建平层,也许我们要建一栋楼、一个小区、一个小城市,这就需要考虑电梯、道路、采光、绿化、消防等等诸多问题,对应的是小的知识体系之间不断发生连接,逐渐构成大的体系。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体系越大,连接链路越多,连接程度越深,理论上这个人就越厉害。
在解决知识体系的小构建基础上,便可以着手构建我的人生树,准备尝试写一个小连载。基本考虑是:像苹果树一样生长。为什么要选苹果树,而不是其他的树?我也不知道,但终极还是有理由的。与苹果树的结构相呼应,树根对应底层逻辑,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树干对应基础能力,主要包括输入输出力,拆解链接力,激顺抗逆力;树枝、树叶、果实,对应到具体领域具体角色,目前这一块的分类还没有完全想好。与苹果树生长相类比,人生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而且是以生命体的形式系统地不间断的成长;最终要有可交付的成果——苹果,要在适当的季节结出适当的果实,太早太晚不行,太多太少也不行;苹果树的枝叶相交叉,我们的知识体系也会想交叉,不要觉得理不清,先让它枝繁叶茂,然后等待岁月的裁剪。这个苹果树,便是我人生知识体系的总框架,用一生的时间让它不断演化下去,直到归于尘土的那一刻。
一只失去了身体自由的笼中鸟,却挡不住思想与灵魂的自由,即便不能腾笼换鸟,但终究心生光明,终会迎来一飞冲天、搏击长空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