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园林绘画的社会分析和视觉分析,本文试图还原出“能主之人”的工作范围,以及园林绘画中的空间、景致等设计因素。园图可被视为基于真实的变形,或是对原型的重绘。二者都为某种可被视为概念设计的“纸上园林”提供了可能性。
在目前园林研究的主要材料和方法论中,文字占据着对图像的明显优势。阅读《园冶》等园林意匠著作、散落在历代史料中的园记、近代学人重新的理论梳理,成为了园林研究的主要思想方法来源。其次重要的是近代以来的测绘、制图和实物照片,因其符合“客观性”,并与实物之间能建立起对应关系而被视为可靠的实证资料来源。而历史图像即绘画中的园图虽然被认为具有历史价值和学科价值,处理起来却相对困难,经常遇到可信度的考验。
对园林的历史图像的充分阅读往往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如历史学、艺术史、图像学、建筑学、文学、美学、植物学等等。相对于画法几何作为基础的建筑制图而言,园林图像不够“准确”,往往只能被放置于艺术史这一最接近建筑学的史学门类下进行讨论,终究是隔了一层。如何透过这些隔阂去获取有意义的知识,一般认为需要较高的学术修养和处理技巧。对于建筑师来说,若不能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方法,往往难以得到有价值的知识。
设计研究与历史研究不同,很难孤立地建立在文字的基础上,也没有真理可追。以笔者的愚见,图像在园林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或应受到更加认真地对待。本文通过粗浅地讨论部分相关的历史图像,希望能发起一个讨论:部分园林图像有无可能被当作一种“概念设计”来看待,从而成为一种直接呈现的、更为基础性的建筑学知识?
真实·变形
园图并不都是园林的“客观”再现,也不是一种脱离实际的随意创造。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媒介,受制于作画者、园主人、设计者、推荐人之间的多样的社会关联,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它或是图或是画,更多的时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东西。有时写实,有时写意,有时以写实手法描绘想象中的事物或关联。呈现的形式也有单幅(类似于屏风画)、立轴、手卷、图册等,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随后带来的观看方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园图的空间再现方式。因此,将园图看作根据某些现实园林或理想原型进行的种种变形,一种重新的纸上空间设计是合适的。对变形的依据进行分析,是阅读园图的入手点。
原型·重绘
除了对真实存在的园林进行表现之外,还存在一种对理想原型或者理想生活方式进行想象式绘画的做法。作为典范被记录在文献中的辋川别业、金谷园、灵台、上林苑等园林被反复提及,成为园林的一种理想原型。在更近的时代,随着清代皇家园林的兴起,一些被作为模仿模板的江南园林也逐渐成为理想原型,如狮子林、沧浪亭等,成为历代画家反复摹写的对象。
设计科学属于视觉知识的范畴,相对于文字而言,图像的意义是基础性、直接性的。尽管园林图像在客观性上不及当代制图,但仍有其作为“图”的理性依据和作为“画”的经验质量。后者对于理解园林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