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六去书院上完课回来总觉得不写点什么就对不起自己在正对着空调冷气口的座位坐了一上午的时间,虽然今天只听了小半节,剩余的时间全都奉献给了数据库,但是老师说了一上午也算是有点收获,在长篇大论的内容之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大概是考试周将至的缘故,来上课的人很少,九点之后教室的前三排几乎都是空的。讲课的老师是位像从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电影里走出来的知识分子,老式偏分的发型,戴着一副很沉重的琥珀色眼镜,脸上皱纹里写满了沧桑,保守估计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如果再穿个长衫……大概就是版孔乙己的模样(实在想不起什么代表人物)盯了他半天才想起来上次讲形势与政策的并且要求当堂写1000字论文的就是这位,我心底叹了口气,拿出手机和毛概练习册准备按老师给的ppt划重点,他正好经过,“在看毛概习题册啊。”居然毫无预兆地问道,我微笑着点点头。五分钟之后,看起来教室里的人数没有增加的迹象,老师终于开始讲课了。
题目具体是什么我都忘记了,只知道是政府政策与民生一类的话题,耳边始终充斥着“上访”“政府机制“之类的字眼。讲着讲着主题不知道跑去了哪里,从上海的踩踏事件讲到西安小寨的两大购物商场,然后很神奇地讲到了人生如戏。尽管小学写作文的时候就会装模作样地感叹一句人生如戏,但是时隔多年听起来,却又有不一样的味道。“十年二十年之后,你们大学同学聚会,大家有的当了工程师有的在学校当老师,说不定有人从政,有人从商,社会地位都不一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很复杂。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多多少少会受到大家的吹捧,一心做科研当老师的反而无所适从。这就是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不同的角色。不仅如此,你出门坐出租车的时候,你是乘客,这又是你的另一个角色。”谈到曾经有个浙大的女博士在西安搭出租时,因为价钱问题和出租车司机发生了争吵,最后出了事,(结果怎样我记不起了),老师说到:“这就是没有代入自己的角色,动不动就和司机说法律上怎么规定的,你要多收我钱拿出法律条文来,司机不和你吵才怪。对于司机来说,他们每天拉载客人是他们的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说,你都没有资格去随便评判别人的生活,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听到这一段,算是感触良多。没有人的人生是单调的,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角色之间不断切换,而不同的角色也决定了我们不同的做事风格。对于家人,随意而温和,作为学生,就必须认真努力,作为朋友,做到可靠忠诚,作为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可以做到言谈风趣……人始终是多变的,若一眼看过去都是一种风格, 整个人难免显得无趣而单调。人的一生又是如此短暂,在一个个角色之间自如切换,已经是很不容易,或许,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努力的目标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