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ET的开篇,先告知了我们父母只是人不是神,每个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可能都接纳。根据环境和心情,父母的接纳线可能时刻都会发生变化。
2.正是因为父母的接纳线会变化,孩子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可能会对父母造成打扰,父母受打扰就处于问题区,就不会接纳孩子的需求,反过来作用到孩子身上,没有寻找解决问题的第三法,导致亲子关系恶化。
3.那PET为什么要教我们区分谁出于问题区?我现在的理解(不一定正确):要解决亲子关系前提条件是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到底是谁的问题?谁的问题就让谁去解决。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我觉得可能还是从人性角度出发,要尊重和敬畏每一个生命,要求我们父母做到不越界。知道了是谁的问题以后,我们就能很快地划分出界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界线,有些人的界线小,有些人的界线大。每当别人的语言或行为触犯了我们的界线时,我们就会起很大的情绪,孩子亦然有自己的界线,亦然可以自己去解决问题。
4.假设父母的接纳线足够低,是不是双方的无问题区会越来越大,那孩子的需求是不是都可以被满足?那跟溺爱有什么区别?我认为(不一定正确)溺爱是无条件、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只会养成向父母索取的孩子。而PET说的问题区,指遇到问题不要怕,孩子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都可以被满足,我们需要用第三法去解决一个个问题,问题被解决了,就是无问题区扩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