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都与自己的家庭息息相关,家庭是我们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在我们的心中种下精神和情感的种子,种子有两类,一类是饱含爱、尊重和独立,另一类是充满恐惧、责任或负罪感。他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并深深的扎根于我们的潜意识之中,如天性一般。
于是我们人生而就有一个使命:传承家族优质模因、改造家族劣质模因,模因是我们家庭的DNA也就是那粒种子,它塑造着我们每一个生活其中的人,我们成年后的行为模式皆可以从我们的儿童时代家庭关系中找到原因,儿童经历就像投射源一样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积极的自我形象到人际关系、事业及自己组建的家庭之中。正如武志红老师所言:你的所有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成年后你所有的行为模式都是儿童时代经历的投影,所以孩子是未长大的大人、大人是未长大的孩子,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为什么他们力量如此强大,假如我们并未觉察,他们将跟我们一辈子甚至通过我们向后代不停的传播,冰山模型带给我们巨大启发,家庭塑造的是冰山之下处在黑暗的那层冰层,虽然难以察觉,但是它力量巨大。当我们尝试在觉察之后试图去改变时,我们不仅仅需要将它公布到太阳下,而且需要知道万年冰层化解需要时间,我们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直至我们能够阻断那个种子的继续成长,并重新种下良好的种子。
过往不咎,因为我们每一代人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一、为什么家会伤人?
当你很小的时候,家庭就是你的全部,家庭教会了年幼的你如何看待世界,因此你才能够决定自己是谁、该如何与人相处。家庭中的教育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次教育,这个教育就如同夯筑我们人生的地基,父母的教育观念就是我们去理解、认知这个世界的框架,它奠定、影响、塑造了我们的感情和行为。
一个家庭被包裹在一个巨大链接的家族体系里,家族依靠模因进行传承,它的表现为期望、感受、规则、观念等,当它传递的是有益的、正向的带来积极的能量,但当它传递的是错误的、腐朽的、有毒的则会带来消极的负能量,而且这种传递方式极其隐蔽,它的媒介是家庭体系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它的途径是通过各种说出口和行为表现向一代一代人进行灌输、夯实,尤其是当我们小时候没有辨别能力时它已经深入我们的潜意识,甚至成长为天经地义的天性,即使我们成年后我们依然可能固执己见,并向后代进行传承。如果说观念和规矩是家庭系统的骨骼和血肉,那么“盲目地顺从”就是驱动家庭系统运行的肌肉,甚至不论是好还是坏,我们都可能成为布道者及捍卫者。
观念形成一个家庭的行为模式,不同的观念决定了家庭成员不同的态度、判断和理解,它能区分是非好坏,也能够决定一个人的人际关系、道德观念、教育程度、性别观念、职业选择、行为准则和经济状况。正常家庭的父母会考虑家庭中每位成员的感受和需求,比如孩子叛逆是正常现象等,而有毒家庭的父母则是以自我为中心和利己的,如我说的就是对的、你必须服从。
健康的和有毒的家庭体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庭成员作为个体,拥有多少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度。健康的家庭推崇个性、个人责任和独立,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满足感和自尊心。不健康的家庭不鼓励个人表达,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和有毒父母的思想和行为保持一致,这样的家庭制造了混淆不清的个人界限、不分彼此的家庭成员关系,压抑成员的个性,在一个关系过度纠缠的家庭里,你需要付出自我,才能换的偶尔的肯定和安全感,你做出的每个决定都会和你的家人纠缠在一起,你的感受、行为、决定不再是你自己,你不是一个自由的人,你只是你家庭体系的附属品。家庭应该是一个平衡的系统,但对有毒家庭混乱是生活的常态,父母善于制造混乱,并对可能打破平衡的一丁点事件产生暴力的恶反应,当变化发生时他们会做出矢口否认、推诿指责、强行阻挠、保持愤怒等。
一、“有毒家庭”的面容
(一)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感受是他们当时只不过是想帮我”
家庭表现:“我是对的,你必须听我的”、“我都是为了你好”,这是我们父母经常使用的句式,从而实现对我们的完全控制。当孩子出现犯错误的时候,“无不是父母”的典型反应是施以巨大的批评,比如丢脸、蠢货、笨蛋、大吼大叫等语言及行为。
孩子的伤害:面对自己犯错误后父母的反应,孩子往往采取否认来逃避现实的存在,并试图进行合理化进行自我欺骗,将不可接受的事情变为可以接受的,建立起自身行为与错误的因果关联,将一切归因于自己。不过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它知道事情的真相,它会让这种谎言投影到报复身边的人尤其是比自己弱小的人身上。
正确认知:父母并非圣人,也不是每一句话都是积极正确的,而且最为关键的是真正疼爱子女的父母是不会这样无情的伤害孩子的自尊,践踏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的。
(二)不称职的父母—“你不是故意的,不等于你没有伤害我”
家庭表现:此类型父母的表现多为没有担当起抚养孩子的责任与义务,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陪伴,甚至消失让孩子成为遗弃儿,未尽责的父母造成孩子失去童年担当本不该这个年纪应该承担的重任,比如料理家务、照顾小孩甚至照顾父母。
孩子的伤害:因为父母角色缺位导致孩子失去了模仿的对象,从而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孩子承担起本不是这个年纪的重担,孩子的童年被剥夺。失去童年的孩子不仅失去快乐,由于担负家庭责任及失去父母关爱,孩子不仅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未被满足,同样失去情感上的抚慰与父母的积极对待,通过否认自己的需求来对抗对孤独感和情感的缺失,从而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感。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难以建立—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并不只是占据空间,其实自己很重要,他们需要父母确认自己的需求和情感。甚至很多孩子学会了用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自己的感受定义自己。
成年后的行为障碍:任何情感的表达都可能是棘手的难题;因为儿童时代承担过多难以完成的任务,因此总是失败,同时失败后会单纯的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好,并常常内疚,反应在现实工作中一样常常陷入过度的内疚之中;背负着过重的负罪感与责任感,比如因为试图拒绝或无法胜任父母的要求而产生深深的负罪感,对家人及身边人过度的责任感;缺少了模仿对象,无法做好爱别人以及如何接受别人的爱,同时因为没有模仿、学习或尊崇的对象,孩子的自我认同感便会在波诡云谲的迷茫之海中随波逐流;用他人感受而不是自己的感受来定义自己,比如如果没有让父母不快乐,那么自己就是坏人;善于奉献,但是忽略尊重自己的权利、需求和情感。
正确认知:父母必须履行的五项基本职责,第一项必须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第二项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身体上的伤害;第三项满足孩子对爱、关怀以及更深层次的情感的需求;第四项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感情上的伤害;第五项必须在道德伦理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三)操控型父母—“为什么不能让我过自己的生活”
家庭表现:永远将孩子视为没有长大的孩子,通过操控将孩子紧紧的控制在自己掌握的范围之中,善于在操控中制造孩子胆怯、内疚、沮丧、愤怒及深深的负罪感,父母常常会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操控的行为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直接控制,父母对孩子采取威胁、恐吓、羞辱(典型的表现是从不认可自己孩子的成绩)、甚至是断绝关系且不给生活费等绑架行为;第二种是间接控制,典型表现是成为帮手型的父母,父母刻意制造还的需要并在关键时刻制造内疚等,此种在电视剧里常见比如父母不打招呼的来家里收拾、做饭,好像没有父母自己的生活就是一团糟,还有就是制造困难时刻驱使孩子投降或来寻求帮助,假如孩子拒绝,则进入悲伤状态,从而让孩子不断内疚,重新屈服。操控型父母往往忽视与孩子尤其是成家后孩子的边界,操控型父母产生的根源是源自父母的不自信或者害怕不再被需要的感受,从而产生害怕被遗弃的恐惧。操控型父母常以自我为中心,有时看到孩子快乐,他们首先感到的是威胁而不是肯定。操控的影响力极大,即使是父母不在世了,孩子依旧像套子里的人活在父母早已编织的模式中。
孩子的伤害:如果总是得不到父母的鼓励去做、去尝试、去探索、去掌握以及去承担失败,孩子总会觉得无助与不满足。即使孩子步入青少年和成人时期,依旧无法摆对父母一直以来的指导和管控的需求,常常向父母征询的不是建议而是父母的指令,缺少自我判断及自我认同感,更不会产生自我效能感。操控型父母总是逼迫孩子进行选择,而且是非此即彼的选择,比如在父母与妻子之间常见,只要试图去把握自己的生活,孩子都必须付出代价,从此生活在内疚、沮丧、愤怒以及深深的负罪感中。
成年后的行为障碍:依旧无法摆对父母一直以来的指导和管控的需求,常常向父母征询的不是建议而是父母的指令,缺少自我判断及自我认同感,更不会产生自我效能感;处在父母控制下的成年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时,当父母为难自己的妻子孩子时,他的表现是劝对方忍耐与理解,而未理会到对方的感情受到伤害。操控在父母与孩子自己的家庭中处在集中爆发区。难以自律,生活在各种指令之中。
正确认知:操控是一个中性词,在孩子尚未独立开始生活之前,适时且适度的操控是为了满足孩子对保护和指导的需求,而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尤其是其度过青春期后这种操控应由父母交还给自律的孩子,让他们尝试并且开始掌握自己的人生,父母此时应该由棋盘中的棋手转换为一名园丁,提供孩子良好成长的环境。
(四)酗酒型父母—“这个家里没有酒鬼”
家庭表现:家庭中父母有一方或者双方沉醉在酗酒之中,当然也包括吸毒等行为。一般父母的另一方会成为纵容的对象,采取不作为或着退让的方式纵容酗酒者。
孩子的伤害:这是一个充满虚伪的家庭,尤其是整个家庭将酗酒或吸毒等视为家庭的秘密,害怕别人知道。“正常家庭”的伪装对孩子来说尤为有毒,因为这会让孩子否定自己的情感和感知能力的正确性,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迫对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说谎,那么对他来说,想要培养强大的自信心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保守家庭秘密,孩子需要保持警觉避免暴露家丑背叛自己的家庭,因此他总是不去交朋友,形单影只、内心孤独,同时形成强烈而扭曲的忠诚感。酗酒型家庭同不称职的家庭一样会形成对孩子的遗忘乃至是遗弃,他们无法获得家庭给予的爱等基本需求。信任的丧失,假如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信任,那么信任会更成为我们感情中第一个消亡的。这种家庭容易去塑造黄金孩子,自此孩子背负了家庭的责任,他要为了一个自己难以实现的完美目标而不懈努力,当然无法承受失败,因为很多时候是不可能的。
成年后的行为障碍:过度的责任感;救助家庭成员的需求;自身安全感的缺失;被压抑的愤怒;对他人的不信任;害怕面对家丑;对家庭成员扭曲的忠诚;一种社会现象很难理解,就是处在类似家庭的孩子往往自己组建家庭时依旧会选择类似的人,其实每个人都有重复熟悉的情感模式的需求,不论这情感是多么痛苦又或者对自己有多大伤害,但是这种熟悉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舒适感和整体的架构,我们知道其中的规则,也知道会出现些什么状况。更重要的是,我们重现过去的冲突是因为我们希望这一次可以让一切进展顺利—我们希望自己最终赢得这场战斗,我们就像巴布洛夫实验中的那条狗,在爱与虐待之间建立一种心理联系,并且渐渐相信没有虐待就不会得到爱。因为未充分建立信任体系,孩子在成年后很难相信别人,同时在人际关系中嫉妒、占有欲和怀疑会反复出现,他们甚至认为关系总会遭到背叛,爱最终会招致痛苦
(五)身体虐待型父母—“你永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事”
家庭表现:家长对孩子施以身体上的暴力,孩子成为父母泄愤的对象,最为恐惧的是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挨打甚至不知道父母的怒气何时会发泄在自己身上。
父母虐待孩子的原因:第一是大人天然时时有打孩子的冲动,尤其是孩子不停哭泣、挑战大人时,尤其在大人身体疲惫、压力、焦虑、不快时异常强烈且充满施暴的可能;第二是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打你情有可原;第三是打你是为了你好,尤其是不良行为发生时,但是体罚往往并不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同时体罚带来的效果时暂时的,关键是引发孩子情绪上的愤怒、对抗、复仇及自我仇视,情绪的大象一旦发动,它将碾碎一切有道理的认知,所以通过制造情绪的方式不是好办法,好的解决办法请参考《正面管教》。
孩子的伤害:虐待型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以下心理,受虐的孩子始终生活在快乐和痛苦参半的怪异氛围中,快乐是指父母给予的关爱、而痛苦则来自暴力,交替出现;孩子易缺乏信任,没有安全感,原因是不知道至亲什么时候会施暴,总是在小心提防;最奇怪的是孩子会学会憎恨自己,将施暴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认为都是自己的错或者自己哪些方面没做好,的确没有来由的打孩子的较少但因为孩子所谓犯错招致的暴力占绝对比例,过程中孩子会形成自卑甚至演变为自我厌恶的心理,并形成破裂的关系、缺乏自信、强烈的无力感、难以抗拒的恐惧以及无名怒火。同时守住家庭的秘密更让孩子在说谎中无法建立强大的自信。
成年后的行为障碍:在情感上,受虐的儿童内心一直蓄积着强烈的愤怒,成年后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寻找宣泄的途径,一种是暴力对抗,比如在学校展现侵略性的行为;第二种是自我摧残,比如当我们不敢直接表达时,愤怒则通过一些身体和情绪反应得以显现,比如头痛、胃痛以及抑郁症。当然还有很多表现比如不自信、缺乏信任、恐惧甚至自我厌恶等。不过好消息时,往往经历家庭暴力的孩子为人父母后不会延续暴力。
正确认知:我们同父母间的关系是成年后的我们同别人交往并建立关系的基础。
(六)言语虐待型父母—“你要是没生出来多好”
家庭表现:语言暴力比身体暴力更加危害巨大。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的外表、智利、能力或作为人的价值进行语言层面的攻击那就属于虐待。言语虐待存在两种方式:一是父母直接地、公开地用恶毒的语言贬损孩子,骂孩子愚蠢、没用或者是丑陋,基本无视孩子的情感尤其是孩子正在形成的自我意识的恶劣影响;第二种是通过长期的取笑、挖苦、取侮辱性的绰号或是拐弯抹角的羞辱来对孩子发起攻击。而家长在其中有时仅仅是认为自己再开玩笑。
父母施暴的原因:第一是所谓为了你好;第二是成功需要经历失败;第三是父母同孩子争强好胜,因为父母内在不自信,看待孩子能力的增长欣喜而是失落、焦虑甚至是恐惧,于是他们打击贬低、侮辱孩子;第四是追求完美的父母,因为父母有过不完美的经历,所以在孩子管理中不允许孩子犯任何错误而完美主义中,一但放弃就进入完美主义—拖延—心理瘫痪的模式。
孩子的伤害:当从别人嘴里听到关于自己的负面评价,并让这些评价进入你的潜意识时,你就是在内化它们。负面评价的内化—变你是为我是—就形成了自卑心理的基础。言语虐待不仅严重损害了你作为一个可爱的、有价值的、有能力的人的正当的自我认知,还会对你的生存方式及成就价值产生必然的负面预期,它就像烙印一样深深的烙在心里。孩子会形成关注点在外的心里,把自我感受建立在别人的看法之中,从而进入被控制的状态。孩子会成长为我们骂他的那句话!
正确的认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于同父母的互动之中。
(七)性虐待父母—“父亲对我做的事情永远都不可以告诉人”
无耻!它的伤害是集前六种之和甚至更加严重。
乱伦是最残酷、最令人难以启齿的经历了,这背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最基本的信任,也摧残了孩子的情感,孩子的世界轰然倒塌!
三、拥抱自己内在小孩
给自己的内在小孩解开意识上的枷锁,“我认为上帝想让我好起来,而不是想让我原谅”,只有真正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只有将责任归于那么应该负责人之后,真正的解放才有降临的机会。解铃还须系铃人,从归因自己到探寻真正的罪魁祸首,我们经常采用的原谅,无非是一种意识上的合理化而已,但我们的潜意识知道事情的真相,犹如掩耳盗铃。根本不是解决之道。
找到内在的小孩,独立意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是为自己而活,不是为了父母他人而活,我们有自己的人生使命。在找到自我、改变生活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观念、感受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尤其是错误的观念、消极的感受、自我破坏的行为,感受来自于观念、行为是感受的外显,观念衍生出规矩,内心的感受令你必须遵守这些规矩,于是你的行为就产生了,打破这个链条才能改变。在同父母之间易形成内疚、害怕、难过、愤怒四种感受,找到并质疑隐藏支配它们的错误观念和自我毁灭性的行为,勇敢抛弃,拥有真正的自我。那真正的自我是什么样呢?
完成自我界定。情感上的独立意志并不是意味着你要同父母断绝关系,而是通过自我的界定在照顾自己和关心他人的情感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当你不受他人影响,而能自由的拥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为时,你就进行了自我的界定,留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及质疑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此外,由于社会的极其复杂,我们都高度需要别人的认可,因此没有绝对正确的自我界定,在某种程度上需要灵活性。如何做到自我界定呢?交往中做到自我情绪稳定,控制感受,不会任凭他们驱使自己冲动起来,从而增强自我认同、减少自我怀疑,具体方法包括:方法一采取少反应、多回应,反应是处于辩解态,容易引发情绪上的对抗,而使用回应是将注意力转移到问题解决的途径,释放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理智,夺回主动控制权;方式二采用非辩护性回应,表明立场,明确自己的信念;方式三注意运用恰当的表达技巧,例如把我不能、我不等表达方式改为我还没有等,进入选择状态,比如你说的不对改为我看法恰好与你不同。“不”一般意味着是唯一的、没有选择的,从而会让人进入固化思维模式,而我们要引导他们进入选择的状态。
拒绝自我惩罚。从今往后,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假如你一直为此负责,那你的内心将永远充满吃如何自我憎恨,你就会不停的惩罚自己。你必须卸下为童年不幸遭遇而承担的责任,归还给应承担责任的人,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直面恐惧,释放自我。采取正式恐惧的方式并同父母进行问题解决是阻断劣质模因在自己身上及通过自己遗传的最佳途径。实现的方式很多,关键是勇气、坚定,运用orid表达逻辑与非辩护性语言,开展对峙行动,正视事实而非断绝关系,从而真正治疗受伤的心灵,对峙的方式有面谈、写信等。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我们需要改变,因为没有归还、便会转移。当然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并不那么简单,你会经历一个艰难且疲惫的过程:准备好应对挫折和失误,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里到外地磨练自己,焦虑、恐惧、内疚和困惑对任何人来说都无可避免,但这些魔鬼再也无法控制你,这才是关键!
爱是家庭、是社会的底层价值观。当然爱的行为并不是折磨你,也不会让你失控,更不会让你产生自我憎恨。爱并不会带来伤害,爱是一种令人幸福的感觉。爱的行为会滋养你,让你拥有健康的情感。当有人爱你时,你会感到被接受、关怀、珍惜和尊重。真正的爱带来温暖、愉悦、安心、稳定和内心的平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