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硕停招已成趋势,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学硕停招已成趋势,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作者: 三秋一禾 | 来源:发表于2021-06-09 00:12 被阅读0次

2021年5月12日,复旦大学网站声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自2022年开始不再招收学硕研究生。

其实,这不是复旦大学第一次停招学硕研究生。早在2020年7月,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就发布通知,从2021年起不再招收学硕研究生。

复旦大学也不是第一所发布取消学硕招生公告的高校。

2020年6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宣布,自2021年起取消学硕研究生项目招生。

2020年7月,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宣布,从2021级开始,不再招收政治经济学专业学硕研究生。

近年来,各大高校确实有停招学硕的趋势。

为什么会有这种趋势?

有人说,这是因为国家认为“搞学术的太多”了,简直扯淡。

首先,我们要清楚专硕和学硕的概念和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专硕,即专业型硕士。对专硕研究生的培养,侧重的是实践和应用,说白了就是以适应职业实际需要为主。专硕研究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工程师、建筑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应用性较强的职业。

学硕,即学术型硕士。对学硕的培养,侧重的是理论研究,说白了就是以搞学术研究和理论教育为主。学硕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理论性较强学科的研究和教育。

一个偏应用,一个偏理论,这就是专硕和学硕最大的区别。

可以看出,专硕更适合毕业后直接就业,学硕更适合继续读博深造。这也是当初分设专硕和学硕的初衷。

事与愿违,由于年龄、个人能力(博士毕业真的很难)、经济条件和家庭生活等各种因素,很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不再继续读博,其中不乏很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大量学硕研究生不再攻读博士,没有按照既定的目标成为学术型人才,这违背了学硕设立的初衷。

一方面是偏离了成为学术型人才的定位,学不能致用,严重影响个人就业与职业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更是造成全社会教育资源浪费。

2020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首次突破100万人大关,其中学硕研究生的数量约为40万人。

同年,我国的博士招生为仅有10余万人,学硕研究生最终选择读博的大概还不到三分之一。

因此,调整学硕和专硕的招生比例,适当减少学硕招生,非常有必要。

学硕减招的趋势,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实际影响?

对想要考学硕研究生的人来说,考试选择面变窄,考试难度增加,考上学硕研究生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也需要更坚定的决心。

因此,优化后的招考比例,能够筛选出那些真正有决心、有信心和能力考学硕研究生的人,从而让研究生招生教育更加规范合理,避免了国家资源的浪费。

有人说,随着专硕越来越火热,硕士研究生在持续扩招,对个人来说,考研的难度反而增加了。

他们认为虽然研究生扩招了,但报考的人数也会上升,且报考人数的增长速度会远远大于招考人数的增长速度。理由是报考人数和招考人数的增长是非线性关系,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类似于股票,资金流入会导致股价上涨,而资金流入激发的市场热情,会进一步叠加促使股价大幅度上涨)。

这样的分析不无道理,受就业形势、研究生扩招和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自2017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热度。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人,达到341万人,较上一年度增长约17.59%,是过去10年增长率较高的一年。

2021年,报考人数进一步增长,达到377万人,较上一年度增长约10.56%,增长总人数创历史新高。

可是,在2019年硕士研究生录取80.5万人基础上,2020年研究生扩招比例达到23.48%,2021年研究生扩招比例达到12.07%,扩招的比例均超过了当年报考人数的增长率,报考研究生被录取的概率更大了!

这背后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国家在大力投入,支持和推动高等教育普及。

这既是为了民生缓解就业压力,又是为了强国提升国民素质。

作者:七月家禾(QYJH1966090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硕停招已成趋势,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uc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