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一:小趋势
罗振宇今年跨年演讲的主题是“小趋势”。
小趋势是什么?
小趋势是影响趋势的趋势,带来改变的改变。
用罗胖演讲中给出的例子解释下,比如在互联网上做生意是大趋势的话,那么之前的淘宝电商,发展到后来的2013年的微信电商,在后来的网红电商,O2O,2015年的社交电商,拼团,再到2017年的直播电商,一直到2018年的短视频带货。这些每一个都是一个小趋势,他们持续影响着大趋势,也可以理解成在大趋势下,不断演变出来的各种小趋势。
小趋势有什么特点?
在大趋势下,不断出现,而且越来越密。你看不同形式的互联网商务,越到后面模式变化地越来越快,而每种模式存在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如果把每一个小趋势比作一辆辆同一条线路的公交车,他们停靠站台的时间越来越短,但车次却越来越多。
当我们错过其中一辆的时候,我们会去怎么做?跑到下一站去拦它吗?不会,我们拦不住。在趋势面前我们追都不一定追的上,何况是提前预测趋势。我们能做的就是随时做好准备,车一来,就立马上车。而这需要的是我们时刻做着准备,对小趋势有敏锐的感知度。
就好像一只特立独行的猫那样,她从大学开始就不断地写作,中间错过了很多机会,韩寒出名的那个年代,《鬼吹灯》、《盗墓笔记》满大街流行的年代,《明朝那些事儿》畅销的年代。但是她一直在写,一直准备着,终于赶上了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赶上了知识付费的浪潮,抓住了这两机会,迅速翻身做主人。
当然抓住趋势需要的两个要素——时刻准备着和敏锐的感知度,两者缺一不可。
敏锐的感知度来自于对未来的预判。
罗振宇和吴晓波如今都是知识界的大咖,罗振宇在当年名气可能还不如吴晓波,可是他比吴晓波更早地踏入到微信公众号领域,结果造成两者现在的差距。
所以在准备好的同时,也要有对即将到来事物的敏锐感知度。
感悟二:认知与事实
罗振宇聚了一个想在春晚打广告的例子。他当时想把“得到”APP放到春晚上做广告,结果广告部的领导这么说:
“互联网公司要想上央视春晚,有一个小门槛——互联网产品日活得过一个亿。要不然,广告出来的那一瞬间,你的服务器就会崩掉。”
结果当这个广告被淘宝拿下之后,原本我们以为没有多少人看春晚,结果春晚一开演,淘宝服务器就崩了。
我们脑中的认知和现实就存在着巨大差距。
原因在于我们只能就我们所看见的,所了解的去认知,可不知道的是未知的事物更多。就好像我们的父辈,在他们那个年代,当公务员是最好的工作,于是就建立了这样的认知,公务员工作好,旱涝保收。可是现在事实变了,认知却没变,因为还有这样想法的父辈们身边的所见所闻就是如此。
统计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幸存者偏差,即我们看到的情况,就认为是正确的。比如别人说“我亲戚吃这药好了”。这没有错,可是如果不吃这药是不是也有好了的呢?
而很多人之所以相信“身边人吃药好了”的“事实”,因为他们没有遇到“不吃药也好了”的人。
所以我们的认知来自于周边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有可能让事实与认知存在着巨大差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