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上,依旧敬业负责。
认真做题,研究方法和知识的迁移。
提问落实。
一节变两节,每个班都保证一节完整的课。
2.晚上带萱宝去学校,放心的把她放到办公室,她独立完成作业并且和同伴玩的很开心。
3.虽然晚饭买的有点多,但是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还是很不错的。
当看到办公室的同事呵斥自己家宝宝时,清晰表达自己的意见“虽然不会满足孩子的意愿,但是接受孩子在那一刻的情绪。”
4.下班时整理桌子。
5.和邻居聊天。当受到“你教育孩子很有耐心和方法时”我没有像以前那样拒绝和否定,而是感觉到内心很平静的接受,也少了很多洋洋得意和炫耀求赞,也许就是这样不因外界的“评价”而变化的稳定的自我价值感使得我自己能很坦然得表达我自己那一刻对于教育孩子问题的看法,少了很多之前觉得不要说,害怕被别人认为显摆,或者说的很高大上,彰显自己的多知,而是那一刻仅仅就是说了一种观点,一种看法,一个角度而已,而恰巧这个角度也刚刚好被需要给他人带来价值而已。
当没有那么多“我”的时候,似乎更能听到别人的声音,和迸发出很多想法和观点。
“我,”确实容易被“我”给困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