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这本书时,对于我国历史上,每个时期的“服”、“饰”,和做衣服与做饰品用的材料,都用思维导图做了详细的笔记。以便与后边的样式和材料区别开来。
但,就如沈从文先生所说,一种款式,一种材料,从不是无端或突然出现的,它必然是漫长时间中,由人们的智慧和劳动结晶慢慢沉淀出的产物。
从旧时器时代起,先人们便会使用天然材料改造成打猎用的工具,用兽皮和葛、麻等制作遮蔽身体的衣服。等到新时器时代,在前人的基础上,不但各种工具更为精细,先人们在我国长江黄河两大水域周围,慢慢定居下来,不再以渔猎为生,而是开始种植粮食作物。这个时期,人们的衣服和工具,用具,都还是以实用为主。
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生活和心理上逐渐安定,各种技术比如纺织,逐渐改善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让物品和自己变美,因此,此时的饰品开始增多,不像最初的多以石质,骨质为主的简单式样,材质也变得多样,有石质、骨质、木质、玉质等,也有了各种花样装饰,不单单考虑实用,也更加美观。
商周时期,各种服装样式和头发样式,各种饰品样式款式繁多,虽然各地区上居住的先民之间有些不同,但相互间也在逐渐影响。这个时期,各种服装材料,比如丝,锦、皮、革、毛等材料都已出现,服装样式,根据阶级规定和生活生产的需要,一般下层劳动人民多穿窄袖短衣,而贵族和上层社会已经完全凌驾于劳动人民之上,穿阔袖长衣已经成为权威和身份的象征。
这种服装样式,深深影响了中国之后的两千年,不过细节处变来变去,样式和做工上因为技术的不断改进,更精致一些。再没有十分革新的款式。且每个朝代,地区间往往前后几百年相互借鉴,没有明确的分隔线。
就说古时人们的帽子款式,衣服样式,狩猎仪式,现在某些少数民族依然在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