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子的变迁

作者: 行者无疆ZZY | 来源:发表于2022-10-17 08:59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服饰制度的沿革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内容涉及殷商至清朝,从服饰这个单纯的载体,窥见了中国历代朝野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俗,哲学,伦理等诸多风云变迁之轨迹。至前人未至之境界,发前人未发之宏论。人世百态,跃然纸上。

    当今,生活五彩缤纷,买件衣服实属易事。市场里走一走,看的眼花缭乱,一眼望去,平铺高挂,层层叠叠,纷纷扰扰,色泽有红黄青蓝紫,型号有大小肥瘦中,质地有布纱绸丝麻,款式林林总总。什么舒适就选择什么,看中什么就买什么。与那些年的土气与单调相比真正是天壤之别,反差巨大。

    小时候,对布料的概念一直是“兰士林”、“劳动布”、“的确良”以及“嘎嗖嗖”的日本进口货“尿素袋子”,小县城里人见识短浅,孤陋寡闻,土话连篇,衬托的大城市里的人自信满满,骄傲自豪。

    那年月,举国上下曾经有过非绿即蓝、非黑即白的时代,这固然存在思想上的禁锢,但事实上是生产力的落后。物质极度匮乏,让人别无选择。满世界都是这几种颜色,看上去感觉单调枯燥,就像定了格的一幅图画,一成不变,但却是一道绝美的风景。

    上世纪70年代,兴起了“吊腿裤”。裤子紧贴皮肉,顺势而下,将到脚胫时骤然收住,高高吊起,把色泽鲜净的尼龙秋裤和绒裤等城里的侈奢品层次分明地显露出来,配之以“踮脚耸肩探头式”的“鹤步”,让人看起来英姿飒爽,精神振奋,清贫岁月,苦中作乐。既省布又省钱,一举两得。

    八十年代,物极则反,简则思变。“吊腿裤”被“喇叭裤”取而代之。膝盖以上拼命绷紧,膝盖以下倏然松驰,如瀑布飞泻,划出一对喇叭口来。刚开始是小喇叭,后来潇洒过头,乱了分寸,小喇叭很快发展成了大喇叭。裤口如穴,一双鞋尖可怜巴巴地在裤口下面探头探脑,状如金莲,让人汗颜。抬腿走过去,带着一阵风,似乎要把地面扫个干净。

    在彻底淘汰了“吊腿裤”后,“喇叭裤”又被束之高阁,裤子的样式步入了“中庸之道”。随后便出现了“筒裤”,裤腿宽窄上下一样,中规中距,看不出来什么味道,却别有一番味道。

    历经了不断地演变,风靡神州的“老板裤”走上了服装的舞台,它最让人指摘垢病又让人备受青睐的地方,就是它既抹杀了美,又掩饰着丑。裤大能容,能容天下美丑,腹大腿短两头尖者不显其丑,英俊挺拔潇洒者不显其美。混混沌沌,糊糊涂涂。不仅揭示了“老板独尊”的特殊世相,而且又折射出了“难得糊涂”的大众心态。

    经营服装的厂商,挖空心思地销售自己的服装,铺天盖地地宣传自家的裤子是普天之下最流行的样式。商业行为,无可厚非,但过犹不及,则贻笑大方。岂知流行的东西就是一阵疾风,一场暴雨,不一定就是美好的东西。比如流行性感冒,虽然流行,却让人痛苦。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时尚如风,来得快,去得疾,变戏法地摆弄着芸芸众生,让人无所适从。若反反复复去追捧,不仅心累身累,而且望尘莫及。像女人的旗袍,裹在身上亭亭玉立,凹凸有致,展现了东方淑女的无尽之美,在历经了岁月的漫长等待之后,花开二度,闪亮登场。可见世事如云,运数有定,变来变去就是那么几样东西,万变不离其宗,内涵自在其中。

    其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寡头垄断,不如有序竞争,一家独大,不如“百鸟争鸣”。林子大了,众口难调。生物的多样性决定了服装的多样性。无论生活走到哪里,时尚如何变幻,都要与时俱进,兼容并包,喜欢穿什么,就去选什么,穿出自己的自由,穿出自己的舒适,穿出自己的风格,穿出自己的潇洒。登高望远,笑看世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裤子的变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xd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