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发现的核心成员之一—完成了杨振宁称“中国本土实验室首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实验”,四十二岁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薛其坤,但回首其学术生涯并非一路平顺。有导师高要求Push下的严苛“7-11”制度,有语言不通的无奈,如同我们当下多少研究生和初踏科研门的年轻科研人英文文献阅读能力不足、阅读量不够时的迷茫和无助,有科研工作所遇瓶颈时的揪紧脑袋和自我怀疑,更有面对导师要求的一个简单的螺丝分类动作重复上万次,看似侮辱,坚持完成后成为自己学术人生开挂的第一把利斧。
做实验,做科研,本身需要极其强大的兴趣,至少能有一点一点拨开云雾看见耀眼光亮的感觉,但有多少人冲进科研圈外围,最终也止步于此。薛老博士读到第六年才开始体会到做科学研究的美妙,才接近或开始实现小时候甚至大学时朦朦胧胧的“最初的梦想”。科学研究的乐趣似乎不是那么轻易地就能感受到,甚至为之着迷,总是在经历风雨、撬开苦难石后格外惹人好奇和吸引,努力接近未知的事物,揭开谜底——便是科学的魅力所在吧!我呢,光亮还未见,仍需坚持、持续的努力向前奔,找到那个感觉,因为我曾经似乎有过一点点照亮,也向往,甚至会很期待与之融入在一起的荣誉感。我不知道,科研需要超乎寻常的热情与专注是多高,我想,用尽国藩一般的恒、勤,检索言行,总结,应该离开时便无悔。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