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杭州虎跑寺。
香火缭绕的大雄宝殿,一排排僧人分列在方丈身后。
方丈手持剃刀,面向那个一脸平静的中年男子:“六道之中,人身难得,人伦之中,出家者难。你,真的考虑好了吗?”
“考虑好了。人命无常,如闪电之刹那生灭。我愿自此皈依佛门,专心修行,以证悟生命之真谛,不负此生之人身。”男子平和的眼神中,透着坚毅和决绝。
手起刀落。随着剃刀在头顶的缓缓移动,剃去的不仅是一头乌发,更是他对尘世的一切牵挂之心。
那个从小礼佛拜佛,十五岁就写出“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的男子,兜兜转转38年,终于幡然醒悟,回归了本心。
自此,尘世再无李叔同。青灯古寺,又多了一名修行人。
2
初春的西湖,格外清冷。两艘相向而行的小船,分站着一男一女。
男子青灰色的僧服,手捻念珠,低垂双眸。女子身穿和服,满面悲戚,目光一刻不舍的紧盯着男子。
“叔同。。。。。”女子忍住奔涌不停的泪水,先开了口。
“施主,请叫我弘一。”男子的脸上仍是如水的平静。
--------“弘一大师,请问什么是爱。”
-------“爱就是慈悲。”
寥寥数语,她已明白,所有苦劝和眼泪,都没有了意义。
“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
她的脑海中,又浮现出这封烂熟于心的信。
她知道,纵使千般不甘,万般不舍,她种种的挽回和努力,都已成为徒劳。那个曾经琴瑟相合的伴侣,已经全然放下了尘世的感情。
而她,自此只能用过往的那些美好,去温暖冰冷的余生。
3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
他的父亲,是同治四年的进士,辞官后承父业成天津巨富。雄厚的家庭背景和文化底蕴,使他从小就接受到全面的教育,诗书字画,无不精通。
18岁娶妻后,经济的自主的他,首先买回一架钢琴,开始音乐作曲的学习。
纵情于琴棋书画,放浪形骸于不拘。彼时的他,曾和友人一起,流连于勾栏茶肆,在浮华掠影中,纵情声色,并遇到了和他相交6年的红颜知己。
26岁,东渡日本继续求学深造之路。在这里,他遇到了诚子,那个为他背井离乡,远赴中国和他相伴十余年的日籍妻子。
他曾是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先驱之一,是中国话剧奠基人,是将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
他是一个懂得爱、享受爱的人。他懂得和欣赏俗世的美好,热爱和享受世俗的繁华和绮丽。殊不知,蓦然回首时,才知一切皆如黄粱之梦。
而这些爱,终究只是我执之念,给其他人造成了巨大伤害。
悔不该当初,悔不该执迷不悟,悔不该一响贪欢!
3
世间万物皆为虚妄,唯有佛法殊胜无比。
“一念放下,万般从容”。自从皈依佛门,他的内心有了从未有过的平静。解脱我执局限,他潜心修行,发出菩提之念,慈悲之心,发愿以解脱众生之苦。
他用身体力行的行动,影响了许多人,成为后人心中的一代大师。
63岁的他,在生命弥留之际,写下了“悲欣交集”四个字。他告诉身边的法师,“你在为我助念时,看到我眼里流泪,这不是留恋人间,或挂念亲人,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
满怀对众生的悲悯,他用泪水,忏悔着此生最后的遗憾。。。。。。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他的一曲《送别》,传唱于大江南北,留迹于滚滚红尘,历久不衰。
而他,最终也是伴随着归山的夕阳,解脱了身体的羁绊,步入了殊胜美好的极乐世界。
(1942年10月13日晚八时,弘一大师安详圆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