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在杂志上看到一首汪国真的诗,诗名叫《去远方》,其中一句是“我背起行囊默默去远方,转过头身后的城市已是一片雪茫茫。”读了之后便深深地喜欢上了首诗以及这位诗人。那时的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背起行囊去远方,转头看到身后雪茫茫的城市,会有何感想?可能只会觉得冷,可是这样的意境确实令人向往。后来,买了一本汪国真的诗集,其中有一首诗叫《旅行》,也许很少有人知道,但很多人一定读过,“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那时因为喜欢,都一句句地将它们抄写在小本子上。
我们不是鱼,生活也不是鱼缸!
其实远方的诱惑不是只属于诗人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本能是对远方的憧憬。远方对三毛来说可能是撒哈拉,对席慕蓉来说可能是内蒙古,对伊萨贝拉来说则可能是十九世纪的晚清中国。不囿于现状的人,更喜欢向往远方。即便远方未必比现在更好,却总能撩拨人的心弦。似乎,没有经历过的生活都是幸福的,从未看见过的远方都是美丽的。只不过,远方比远方更远,而我们永远只能在路上。
我们不是鱼,生活也不是鱼缸!
对我来说,只要是家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只不过读了这么多年书,一年比一年远,却始终都是两点一线的生活,即便是到了大学,为了最大限度地省钱,也只会买晚上的火车票,将近四年从未完整地看过车窗外路上的风景,但是内心却又从未安分过,就像妈妈说的那样,“心变野了。”总想着去别处看看,即便我明白对我来说的远方,于别人可能就是故乡,但毕竟,说走就走是人生最华美的奢侈,也是最灿烂的自由,谁又不会向往。
我们不是鱼,生活也不是鱼缸!
大学的最后一个寒假,比以往更长了一些,在老姐的资助下,带着一千六百块钱,非常奢侈地买了一张机票,从成都飞到昆明,再坐一晚上火车到大理。一个人来到一个从未来过的城市,在一个从未住过的家里住一个多月,开始了一段从未有过的旅程。咋一听,让人兴奋,细想想,还是有些担忧,就像来之前室友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万一我被骗进传销了怎么办?那也只能认了。
我们不是鱼,生活也不是鱼缸!
凌晨四点下火车,风很大很冷,不过抬头的时候看到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下飘着一朵清晰可见的白云也觉得值了。没曾想,住的客栈老板还是老乡。从来到现在也有将近二十天了,二十天里,没有故事,没有烈酒,也没有远方,但也不缺蓝天,不缺白云,不缺阳光。其实生活终究是平淡要更多一些,不管是眼前还是远方。因为钱不多,所以没有坐过苍山的索道,也未曾搭过洱海的游轮,大多数时候就是白天晒晒太阳、写写论文,晚上出去逛逛街一天就过了,但却很享受这种“贫穷”的状态。
我们不是鱼,生活也不是鱼缸!
毕淑敏在《蓝色天堂》里说,旅行有十一个理由:
1、远方有故事。
2、旅游是为了看到不同的景物,激发自己的荷尔蒙。
3、旅游是为了能吃到不同的食物。
4、旅游是为了看不同的文化。
5、旅游能使人脱离凡俗。
6、旅游可以让人从原来的窠臼中跳脱而出。
7、旅游是人在意志空间的行走,通过这样的意志行走,扩大了自身掌控的范围,最后扩大自己心理的能量。
8、旅游是为了心灵的释放。
9、旅游是为了追寻某种在社会里已经遗失的东西。
10、旅游是为了忘掉自己是谁。
11、为了跟三两好友共同度过一段美丽的时光。
我们不是鱼,生活也不是鱼缸!
对我来说,远方的故事和我并无多大关系,我更不会因为一个月的短暂停留就脱离凡俗、增强心灵的能量或者忘掉自己是谁。不过我确实看到了不同的景物,吃到了不同的食物,也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或许还在追寻某种在社会里已经遗失的东西。到了下个月该回去的时候还是得回去,该回学校的时候还是得回学校。可能这真的就是一个实至名归的穷游,但是我很庆幸,庆幸自己能有足够的时间不那么匆忙,庆幸自己不必靠照片证明只是来过而已,更庆幸有一个姐姐在新年帮我实现这个愿望。我不奢望这一个月会改变什么,但是我希望随着时间的积累,总有一天我会比现在更优雅,更内敛,更深刻,更洗练,也更心存感激。
我们不是鱼,生活也不是鱼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