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熟未必能生巧,但是不熟一定不能生巧

熟未必能生巧,但是不熟一定不能生巧

作者: 天秤座的心思 | 来源:发表于2019-08-28 19:33 被阅读0次

昨天读到的新闻是关于熟能不能生巧的讨论。

根据著名的"10000小时定律”,任何人在经过一万个小时的训练后,都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10000小时定律”是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著于2008年的《异类》一书中用到并推广开来的术语。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称10000个小时为“造就伟大的神奇数字”。正是这一结论逐渐淡化了人们对天赋异禀的盲目推崇,开始将勤奋努力归结为成就天才的主要因素。

然而,最近一项有关小提琴演奏技艺训练的研究对这一定律提出了挑战,该研究认为个人习得技能的水平高低并不完全由练习时间决定。

这篇发表在《皇家学会开放科学》期刊上的研究报告指出,仅凭练习并不总能让人成为专家。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研究人员联系了一些小提琴手,并将其按琴技高低分为三组,每组13人,然后分别对他们进行访谈。

研究人员继而发现,琴技稍差的小提琴手在各自20岁之前平均练习约6000个小时,少于其他被冠以“优秀”或"天才"头衔的小提琴手,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研究也发现,两个精英组别中的小提琴手们都训练近11000个小时,也就无法证实在打造大师或者演奏级别的小提琴手这一过程中,练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在对比三组小提琴手的演奏技艺时,发现因为练习时长导致的演奏技艺差异约占四分之一。

对我来说,10000个小时的训练要看什么情况下实施的。如果是心不在焉的训练,或者方法不得当的训练,恐怕20000个小时也未必能成就既定目标。在熟练未必能生巧的情况下,不熟练是肯定生不了巧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训练既要得法还要长期坚持。

相关文章

  • 熟未必能生巧,但是不熟一定不能生巧

    昨天读到的新闻是关于熟能不能生巧的讨论。 根据著名的"10000小时定律”,任何人在经过一万个小时的训练后,都能成...

  • 熟未必能生巧

    Hello everyone,欢迎来到今天的“每日英语go”,让我们用英语来开启美好的一天吧! 我们经常说“熟能生...

  • 关于重复

    俗话说熟能生巧,于一个人而言,这背后是千锤百炼的重复。 但巧,并非熟就能生巧,熟了也未必就比不熟的掌握多少巧,不熟...

  • 熟,才能生巧

    最近特别想去练茶,细细算下来,大概有三四个月没有碰茶具了。 当耳边响起熟悉的韵律,触碰到久违的茶具时,内心甚至有点...

  • 熟,才能生巧

    晨练打卡第63天 窗外在下雨,淅淅沥沥地,缠绵悱恻。我喜欢在这样的天气里,休闲地读着我喜欢的文章。 刚刚在一篇文章...

  • 熟不生巧

    经常打王者荣耀的玩家都知道,用一个英雄冲分,往往没有换英雄玩冲分轻松,当然,不包括那些国标大神炫技。 步入职场,会...

  • 熟,能生巧!

    画过一段时间几何体,开始画静物啦! 静物开画都是从苹果开始的,买的书上第一页就是苹果,有十一个大大的苹果!很自信的...

  • 熟即能生巧?

    一篇《卖油翁》,以陈尧咨善射,卖油翁擅酌,说出了至理名言:“无他,但手熟尔!” 然而需要“熟”到怎样的...

  • “熟”一定能生“巧”吗?

    有一次和孩子们因为《卖油翁》而探讨熟能生巧这个话题。 我说,能生出“巧”,是非常高的境界,大概是由技术上升到艺术的...

  • 诗书国学集22

    《一》 枕边书之曾国藩系列[十六] .熟: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 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熟未必能生巧,但是不熟一定不能生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am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