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孟浩然 李白
2020-6-13(6月打卡2)
【原文】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阅读点滴】
文人的赞美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但帝王家庭有限,纵然是天下为私的帝王时代,帝王治理天下也无法容纳所有的文人,要成为帝王家的大小官吏,需要门第,需要才华,还需要运气。也有些文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就因为手下建议要给前来考察的小吏贿赂,凝然辞去彭泽县令,“种豆南山下”,实现自己“性本爱丘山”的夙愿。成为了后世文人效法的模范,收获点赞无数。唐朝时期的孟浩然,就是陶渊明的粉丝,在《京还赠张淮》云:“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其爱青山不爱江山的特性,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李白《赠孟浩然》就是点赞之一。
这是一首李白赞美孟浩然,抒发李白与孟浩然思想感情共鸣的诗歌。首联“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开篇点明主旨——爱,为什么爱呢?因为孟夫子的人品、才能、风度,广传于天下,天下人都知道。
中间两联,李白描绘了一卷图画。从青春红颜到白发苍苍,青春时节放弃出仕,甘愿“鱼游旧潭”,甘愿“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把酒话桑麻”,这就是李白笔下的孟浩然。“醉月频中圣”的“中圣”是引典,三国曹魏时期徐邈喜欢饮酒,将清酒叫做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醉酒之意。这两联的“弃轩冕”、“卧松云”从纵的方面抒写了孟浩然一以贯之的山林心态,宁愿与酒作伴,与花为邻,也不愿侍奉朝廷。
尾联是对孟浩然品格的仰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这里再次用典,《小雅·车舝》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里的高山就是借用于此。不过李柏更进了一层,“安可仰”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崇敬,这种高山已经无法仰望,只好在心里崇敬他高洁的品格了。
赞美,要让被赞美者感到切合自己的实际,切合自己的心态,李白这首诗可谓典范。孟浩然虽然并不是“迷花不事君”的文人,但处处碰壁,已成为了孟浩然的隐忧,到了晚年,应该可以放开了,纵情山川原野,“圣人”、“花草”的迷恋,让其流连忘返,李白寥寥数语,说的都是孟浩然高兴之处,因而孟浩然大约会欣然接受,毕竟这也是豪放的孟浩然心境的写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