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武汉之后,北京的疫情有反复,近期报道基本控制,这是一个好消息。疫情固然可怕,但是人们有了防护意识,政府又有果而敢的措施,再可怕的疫情也不那么可怕。
然而,近期媒体报道比疫情更为可怕的两则事:一则,山东高考顶替上大学案;一则,企业家王振华猥亵儿童案。这两件事都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做人要不要底线,要什么样的底线?!
底线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最低的限度,必要条件;二指事情在能力范围前的临界值;三指潜藏在敌人内部的人;四指长方形比赛场地中短边的边线。而对人乎,则是做人要有底线;做事要有底线。我们可以把底线视为游戏规则,如超越最低限度的底线,则是突破了底线,如有人不遵守最低限度的底线,这样的游戏还玩得下去吗?!如有的人其行为违反法律的规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了伤害并有危险性,这样的行为你能认为他不违法吗?!如有的人违反公序良俗、诚实信用,你认为他没有突破道德的底线吗?!凡此种种,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底线的。底线,可以保证社会和谐有序;底线,可以保证每个个体的生命、自由无碍。
上述两例证,突破了做人的底线。一则顶替上大学案,基本上践行了“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一则王振华猥亵儿童案,践行了“有钱就任性”。这两例证的可怕,不仅仅体现在对个体的伤害,而是对整个社会的伤害。他们的所作所为,天理不容。为什么他们的行为,那么从容和无惧,究其原因,应归类于人性。如果将他们归类于人一族,应该离畜生类不远;如归类于畜生一族,但他们还是人类的一员。鉴于两者,我认为他们是人类中的畜生。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难道对他们没有星点的影响;法律、道德对他们没有丝毫的约束。从容无惧,还是那么的任性,真是可悲可叹!
老子主无为无不为;孔子主仁;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王阳明主知行合一,等等。古圣先贤告诉我们,做人要自律。庄子说:“道术将为天下裂”。今天世界的道术,则全为人人各自营生与牟利,于是职业分裂。德性一观念,似乎极少有人注意。形成职业为上,德性为下,德性亦随职业而分裂。为人者,亦以知识技能、金钱分高下,犯法,德性在所不论。上述两例则显德性之低下,如再来对他们谈底线就多余了。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改变:一是观念的改变;一是行为方式的改变。古云:万变不离其中、一阴一阳之谓道。变什么,怎样变?当今之人,浮躁盲目,追求享受,舍了勤奋,舍了自我,变得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做人的根本丢掉了,良心良知自然泯灭,三观变成了一观,即价值观,价值观又体现在金钱上,其他就不管不顾了。种种现象表明,该变的没有变,不该变的反而变了。
人立于宇宙之中,应知天,地,人之概念,不要任性和盲目。天作孽,不可恕,人作孽,不可活。为人为事,底线是根本。一切投机取巧、损人肥私、自作聪明都是祸害的开始,只会死亡不会再生。
故成此文,表明一个立场,谴责和反对没有底线的一切行为,倡导法律、道德、公序良俗的文明行为!同时,则进一步告诫我们,人性主善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