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换了工作,新环境,挑战多了很多,但却挺兴奋,因为公司团队氛围都挺让我满意,可以放手去做一些事情。
入职一周,絮叨几句。
· 跳出舒适圈
按照「舒适区」理论,我们可以将工作分为三个区
· 舒适区:对工作非常娴熟,得心应手,没有任何的不适
· 学习区:工作中有需要学习的新的内容,有一定的挑战,会感觉到不适
· 恐慌区:工作的内容大大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或认知范围,压力非常大,心里会有严重的不适应
从原有熟悉的环境到AI公司,我发现自己似乎又回到了刚入行产品经理的时候,是一个「-1」level的产品,需要去学大量的新知识。例如声学模型,语义模型;算法评价指标ROC,F1值,TPR/FTP;大量新的业务逻辑等等。
也许是创业公司的缘故,刚入职第一天下午,立马让我负责一个项目,头两天有种进入到恐慌圈的感觉,自己不懂的特别多,项目deadline不断逼近,心里压力很大。
后来第三天慢慢的梳理完整体的业务逻辑后,发现没那么难,掌握了点主动权,把自己拉回了学习区。
兴许是受前公司运营妹子标准化的思维影响,周末在家反思了下这周,其实不仅是产品的工作,研发,运营,甚至做电商工作,只要是短时间内涌出大量的你不熟悉的事情需要处理,都会感觉很不适应,和工种无关。
所以跳出舒适区后,认为尽快上手的方式可以如下。
1. 了解流程
初期接触这些大量不熟悉的内容,最快的方式是问人了解流程!
因为找此前负责的人,或找前辈帮自己梳理,能更快的获取一个框架,迅速形成对这个事情的整体认知,有了全局之后,之后就可以之上而下的快速学习。
(近期发现与其文字聊天,我更喜欢拨电话过去直接聊,效率高点)
1.1业务逻辑
- 了解业务的具体需求
- 业务的整体逻辑
- 业务的细分逻辑
完成上述事情,会获得获得「整体业务框架」*1
1.2 协作的流程
具体工作中各自协作的方式,例如
- 前端开发的流程
- service开发的流程
- 数据收集的流程
- 模型训练的流程
完成上述事情,会获得「各单元协作标准流程」*1
1.3 项目进度
找项目经理聊
- 了解项目拆分为几个大项,关键节点
- 各个子项之间的时间节点,负责人
完成上述事情,会获得「项目整体进度表」*1
2. 内化梳理
拿到了三样东西,之后就是自己内化学习,才能算是hold住了
2.1 业务逻辑-消化「整体业务框架」
自己不看别人的逻辑,自己画Visio图,自己都能完整画出来,就是没问题了。有问题赶紧接着问。
2.2 协作流程-消化「各单元协作标准流程」
依旧是画Visio图,旁边配合上相关的人员名单,自己画出来每个流程之间工作是怎么配合的
2.3 项目进度-消化「项目整体进度表」
不看项目经理的表,自己用Excel列出,能列出大概,也就知道了
2.4 业务知识-消化「业务框架中的细分业务知识」
根据业务逻辑,哪个地方不理解,优先去问,然后记录到有道云上
其他不是特别紧急的业务逻辑,资料整理好,慢慢看
这两大步下来,基本也上手了,以后其他领域也能用上。
·
· 面试是相亲,缘分啊缘分
和朋友聊天,听到一个奇葩的事情
A公司高管帮C推荐简历给B公司,B公司的人觉得A公司不怀好意,担心是商业间谍,直接封杀了C,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然而,C原本是能力很强的人,如果不通过A公司的人内推介绍的话,自己投简历说不定也能进B公司。。。
原本是想减少下环节,走下内推,没想到就这样失去了机会。
缘分啊缘分。
面试真的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和相亲相同,双方是否matching是一方面,有没有缘分也很重要。
· 习得炒杏仁技能
生杏仁加盐翻炒,味道和巴旦木很像:)
步骤如下:
1. 生杏仁5把
2. 淘宝购买个透明瓶,7.8RMB
3. 热锅
4. 下3把盐
5. 放入生杏仁(不用放油)
6. 翻炒20min(边刷手机)
7. 放凉
8. 筛掉盐
9. 装罐
一罐当零嘴够吃上1周了
· 推荐《静说日本》
徐静波在喜马拉雅开的音频栏目《静说日本》,下班路上可以听听,有时候看看其他国家人的生活,有很多和我们迥然不同的地方,能拓宽视野,蛮有意思。
例如
· 日本没有统一的身份证,登记也不需要校验身份
· 日本人因为隐私,不想用支付宝
· 日本最受毕业生欢迎的前十公司所在的行业,商贸企业?制造业>保险>地产,并没有互联网。
· 推荐一款应用——幕布
刚用2天,觉得很赞,通过结构化笔记的方式整理思维,整理好后再导出为思维导图,对整理零散想法挺有帮助。
下载地址,提供Android、iOS、PC、网页版,免费全平台同步,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