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752265/07f63e5a78b12dcb.jpg)
烈火烧遍了那个山岗,
没有一株花幸免于难,
没有一棵草得以逃脱。
它们相拥着共舞,
在烈焰中呻吟成灰。
只有那丑陋的顽石,
纵使面目熏得漆黑,
却依旧坚硬如故。
烈火烧遍了那个山岗,
焦痕的土地上俱是悲与怆。
一阵风拂来,
没有一缕往日的花香,
只翻起一丝星火,
孕育着重生的希望。
烈火烧遍了那个山岗......
这首诗随写于2018年12月。
那是我在一个创业公司工作的几年。
当时在那压抑的环境和工作状态下,
倒是刺激灵感。
写了不少诗不像诗,句子不像句子的段落。
可能有些文字是要结合时情时景的,
当时写完觉得有点意思,
如今再读起来确实索然无味。
想来应是环境和周身遭遇的衬托,
才会与一些文字产生共鸣。
我认为好的文字是将人带入的,
较差一些的却只能做到现实的翻译。
而更蹩脚的,
则是连翻译都做不到。
词不达意,言不符实,
最后都变成无言乱语,
让人看了摸不着头脑。
我在读北岛的诗歌时,
就能瞬间被其文字的内容所震撼。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是何其慷慨且震动人心的句子呀。
可惜我却写不出。
就留作遗憾吧。
也无所谓。
正如外貌往往是内心的写照,
文字也多数反映真实的本心。
时情时景当时的人恰只能做到这个样子,
那也就别羞涩地将它陈列出来。
只盼花更好,
会有百日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