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想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向,必须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否则我们几乎难以改变他们的行为。”
人的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是朝着每个目标前进的。有时候我们清楚自己的行为动机,有时候不清楚。孩子也一样。
如果我们想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向,必须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否则我们几乎难以改变他们的行为。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孩子某个行为产生的结果,发现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举例)
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动机,他们的行为是无意识的,被这样的动机驱使,一天不下百次,而妈妈的反应恰好符合孩子的需要。而强化了这个隐藏的目的。如果孩子知道他的行为不会得到预期的结果,不会让妈妈生气,他还会继续做同样的事吗?他早就放弃了。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安静的好好玩,这时候也能得到妈妈的关注,亲切的微笑,满意的拥抱,那他也不会用捣蛋的行为去获得妈妈的关注。如果家长知道这一点,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孩子是通过得到妈妈过分的关注来获得归属感,如果妈妈了解这一点,就能比较好地处理这个事情。
孩子对归属感有强烈的需求。
孩子是社会的产物,他们最强烈的心理动机就是希望有归属感。孩子是否有安全感,基于他有没有归属感,这是他的基本需求。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获得自己的定位。
从婴儿期开始,他就通过观察和一次次的行为的成功,他能够确定——不是通过语言的方式但是很明确:这样让我有归属感,这样能让我受到关注。他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去满足他的基本需求。所以他的行为有目标导向。
他的行为源自内在动机,从一次次的尝试和错误中学习,他会不断重复那些让他感受到自身价值和归属感的行为而放弃让他感到不受关注和孤独的行为。根据这个指导,我们就会有引导孩子的方法。
孩子的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
孩子会观察生活中的一切,从观察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并据此找到自己的行为方向,从童年起孩子们就必须学习,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和应对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
孩子的天性是他们的内在环境。 一岁前他们用大部分的时间学习,如何运用自己的身体,他们要学会手脚协调等移动自己的位置拿到想要的东西,他们学习怎样让身体各个部分按照大脑发出的指令自如行动,他们观察学习,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等接受各种信息,进行自己的解释和理解。
在孩子学习应付自己的内在环境的同时,他和外部环境也有了接触,婴儿的第一个微笑,就是他对外部环境的第一个反应和互动。他察觉到自己微笑时,周围人给予他的表扬和鼓励。并发现当他用微笑回应别人的微笑时,感到很愉悦。
外部环境中有三个因素,会影响孩子性格特质的发展。
第一个是家庭氛围。
孩子通过父母亲的关系体验整个社会关系,每对父母营造的家庭气氛不一样,孩子通过父母营造的家庭氛围,体验经济条件、种族背景、文化宗教和社会习俗对他们的影响。他们吸收家庭价值观、道德观与生活习惯,进而努力让自己符合这个家庭氛围的标准。
父母之间的关系决定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如果父母之间温和相处,彼此友善齐心协力,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和孩子相互之间也容易发展出这样的关系,合作就会成为这个家庭的行为规范,如果父母之间相互敌对、相互控制,孩子之间就容易发展出同样的情况。父母的关系是孩子在发展自己个人价值观时的重要指标和方向。
如果妈妈在家里处于支配地位,那么孩子可能会模仿妈妈获取权威地位,如果父母之间存在激烈竞争,那么竞争就有可能成为家庭成员的行为典范。
第二个外部环境因素是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
(p49)孩子宁可被责骂也不愿被忽视。这样的矛盾想法,让乔治在心理上趋向成为“坏孩子”, 因为这样他才能找到自己的家庭定位:我是个“坏孩子”,而大人拿我没办法,这就是我的存在价值。 当然乔治并不是真的用这些词语思考,这是他潜意识里的信念,他通过不良行为赢得妈妈的关注。
外部环境中对孩子产生影响的第三个因素,是普遍采用的“训练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