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食堂中餐水果有时会提供李子。对于李子,我没有特别喜欢,总感觉吃了伤胃。其实我这些年,胃确实承受很多负担,对饮食而言,这些年成为我一个情绪的出口,我早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过量进食,虽然没有形成大胖子的体型,但我的脾胃经常处于超负荷运作中,每到饭点,虽然有时不饿,但也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去吃饭。特别是晚上时间,晚餐,在毕业后,小孩小的时候,每天晚上都会有各种粥。青菜,馒头之类。这几年,孩子大了,吃饭比较挑剔。所以晚餐也就多样化。很多时间,晚餐真不需要吃,但多数时候还是忍不住,我知道是一种需要,对于白天转黑天的一种情感的需要。昨天晚上,我下定决定不吃晚餐,回去运动,拍打。然后出门找几个高中家长聊会天。回家,我还是忍不住吃了半根嫩玉米。
我知道,我需要一个过程,我需要适应用空,用静,用什么都不做去代替用吃饭来填满我的胃,从而脱离那种难以明说的情感,那种孤独,寂静。我需要什么都不做去好好的经历那个黄昏。
对于李子,我看到她,其实并不喜欢吃,确实是胃接受不了,但我对她有一份亲切感。昨天在食堂拿了五个李子,我放在桌子上时,就想写一写关于她的一点点事。
外婆家有一棵李子树,每年夏天妈妈会带回来一些李子,都是外婆家树上摘下来的,以前认为小时候我们的水果不多,现在想一下,这也是不客观的,我只是没有吃到我们那里没有水果。比如香蕉,草莓而已。西瓜、苹果、葡萄、杏子、石榴、樱桃、桃子等等。那留在我记忆当中为什么有长一段时间没有吃过水果呢。大概是高中时,一个长青局的同学(算是城市户口吧)她的妈妈给带来了香蕉,给我了一根,我那时产生了想法:天哪,我都没有吃过香蕉啊,因为香蕉是妈妈送的。又延伸到我没有妈妈,所以没有香蕉吃。而当我只关注到我没有吃到时,我忘记了我曾经吃过那么多水果,都是当地产的,且是妈妈给我们买回来的,我们那里的五月桃,真的很好吃啊,桃子的味道,甜美的汁液。
突然之间忆起许多美好的画面,做为孩子,享受了许多父母带给我的快乐和满足。关于李子,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关于这句话,那个时候听到许多恐惧和未知。也有许多不解,既然李子树下埋死人,说明李子吃多不好,但为什么她每年都会给我们带回来吃呢?我一直不明白,其实我是心思比较重的一个人,特别面对妈妈,我有许多问题 ,我从来不问出来。在别人看来,我是一个爱玩,不听话的人,但我内心深处好象一块留给妈妈的地方,是很听她话的孩子。
初中上下学路上会经过街道,每月逢 3、6 、9都会有集市,有一次,我上学时,看到妈妈在一个摊位上买荸荠。心中有个疑惑,妈妈为什么会买荸荠,我并不喜欢吃!李子收获的季节也会给买回来李子。那次我在街上看到妈妈买东西,我忘记了我是否和她打招呼,妈妈的那个形象,没有在家时劳作,在市场上感觉又参与到另一种生活中,我喜欢妈妈这样的样子。
对于李子,每年上市时,特别看到绿色的那种,我总会忆起妈妈,对于李子树下埋死人我有许多不明白地方,刚才查了一下百度,也只是说,每种水果都有自己的功能和禁忌。适量就好。也许妈妈只是知道了这句话,随口说出来而以。我后来大一些后,来到外婆家的菜园子里,看到那个李子树,就长在地方,想不到不大的一棵树带给我这么多的回忆。后来,我去外婆家,四姨给我说,这田里有荸荠,我突然明白妈妈为什么会买这种不好处理的水果或者菜。我在某种程度中,看到了妈妈,妈妈也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来与她的妈妈的生活做了一份连接,此刻感觉妈妈并不孤独。我也不孤独。我有一种意象,我与妈妈一样大了,我与妈妈一样成为了一个成年女性。
李子随她去吧,我需要的是放手,是迎接新的我,而不是借花献佛,用象征来成为与妈妈连结的特殊之物,分离是为了继续向前。
今年,妈妈在我心中形象鲜活起来,而不是那个我把她推到神圣的位置的唯一。我突然有些明白黄维仁博士当年讲的,他的夫人说小时候门前的河很大,有一次他们回家,再次来到那里,原来只是一条小溪。我们小时候的记忆是偏差的,有时是放大的,当我们从来没有质疑过自己认为的东西,我们就会被限制,永远活在自己画的那个圈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