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10月8日买来的,10月28日阅毕,不算快也不算慢。这本名叫《Ferryman》,中文译名《摆渡人》的小说,是我从原版图书推荐中选择来的,当时觉得貌似女作家的书,读的不甚多,加上自己也开始慢慢地涉及到了剧本与电影知识,以及一些小文章的创作,抱着众口的态度,因此,就将它列为了书单中的一本。
谈到《摆渡人》这本书,大概的情节描述是以一位女孩一起前往探望有着模糊记忆的父亲途中隧道车祸为伊始导线,展开的灵魂与爱情的天堂地狱之旅,将它列为情感类小说是不为过的。女孩在走上灵魂归途的路上,有了这位摆渡人的陪伴。作为人类最原始的本能,不管是陌生人,还是异地,只要是不熟悉的,我们一开始都是排斥的,更谈不上喜欢之类,这是人的一种天性。女孩在与摆渡人男孩的相依相伴,细致照顾下有了感情的基础,大概是源于她对父亲爱恋的驱动力下所致(从小就属于离异家庭)。从每一次需要到达安全屋经历的坎坷,到在安全地带的细致照顾,以及途中天气云涌跟随女孩心境变化,都一次次地刻画了两人关系的细微改变。画一个蓝图的话,就好比“男追女,隔层墙;女追男,隔层纱”,男孩子作为一个老道的摆渡人,有着丰富的经验教训,都能在途中与她一一分享,这也让长期处于半抑郁状态的他,找寻到了乐趣。最后一站,女孩来到了通往天堂的大门,没有了男孩,她在出现了一章文字(全书三十一章)描写的两个人物帮助下,懵懵懂懂地知道了来时的路,原来是可以重新往后走一次的。这一次,女孩发挥了女人坚强与第六感准确的天性,毅然决然地实施了自己的迷途知返之旅。不同的是,这一次,她至少需要独自走完一半的行程才能在半路上遇到男孩。
男孩作为别人的摆渡人,又一次进行了苦旅。这一次再遇到女孩时,他选择了日思夜想地女孩,却不甚小心地将这位需要摆渡的新人致死了。两人都很自责。在女孩阐明自己需要归途,说不定两个人都能回到现实生活时,男孩选择了沉默,他觉得自己是属于这个世界的,走向一个人类的世界,那是不可能的。可,爱情的伟大,就在于它具有伟大的盲目性。他选择半推半就地形式相信了女孩。
冲上车祸的大巴,女孩醒来,周边是吵杂的声响,她在寻找属于她的那一位。躺在担架上的她,微微一笑,那个一直陪伴她经历了心灵与灵魂之旅的男孩,正矗立在不远处。低声耳语,
“You’re here!”; “I am here!”。
这是通篇的最后一句话,完美收局。
故事是这么个阐述路线,但是描写起来还是有很多难度的。尤其是在人物的心理刻画中,作者用词相当的谨慎和幽默,而且她将景,物,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描述地相辅相成。这一点是女作家的优点。为什么说是优点?因为我后来在西西的《我城》这本书中看到了更多地景物人的描写叙述,整体上都属于细腻的笔法。
既然都写到这里,那就多谈谈关于读书的事情吧!
为了更好地把自己的书评影评写好,我辅助性地购买了些《故事》、《如何写影评》、《你的剧本逊毙了》等书籍,然后结合自己的喜好,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着自己思考,学着如何模仿别人的视角,学着将自己的独特性融合到文字中,学着站在一个写作人的位置。女人,男人,电影人,剧作人,小说家,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在生活之中需要一种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能够让一部人认同接受,也有的时候也让大众喜爱。这是一种美妙的过程。
读书,对我而言,是一个愉快的时间享受,更何况还是一种气质修炼的法宝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