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维即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每个写作这都是一名产品经理。自己输出的文字,就是一个产品。写作者首先应该给自己找到一个明确的定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写作(产品定位),然后写出优质作品,通过自己的作品筛选用户。因为写作可以细分为很多种领域,如果一锅端,不去明确自己的定位,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很难做到精而准。也无法筛选出自己精准的用户。产品思维的核心就在于用户的刚需,而发现用户的刚需则需要付出大量的工作。比如,市场调研,广泛的搜集用户的问题,描述用户画像。比如给自己的定位是写成长类的学习方法论,那么用户大多是好学份子,他们的特征是什么?他们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他们最想得到的是什么?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对于我们每一个想要学习写作的同学来说,应该不断地创造出自己的产品,并公开发表,广泛听取意见,以此才能更精准的在市场中,持续升级自己的思维与方法论。
结构化思维能让我们的表达更清晰,更准确,更有逻辑。那么,我们在写作中应该怎样运用结构思维呢?结构思维的本质应该先制定一个优质的框架,比如,写一篇文章,首先要有一个中心论点,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你会有多个分级论点支持,而在这些分级论点里,你需要阐述道理,提供论据,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信服。
*系统化思维是三个思维里面最难掌握也是最有用处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着眼全局,着眼于本质以及着眼于动态的基础上思考问题,这就是系统思维。反观自身,经常之间树木不见森林,太过注重细节而忽略了全局的考量。或者是认为有因必有果,典型的线性思维。遇到问题总是盯着问题本身看,忽略了其他原因。所以很喜欢一句话:今天的问题来自于昨天的解。 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会特别关注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刻意练习自己的系统思维。
顶层设计:我所理解的顶层设计应该是系统思维和产品思维的结合体。上帝视角,清楚自己此时在全局中所处的位置,希望达成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措施。
倩倩老师所讲的这节课,颠覆了我对写作原有的认知,关于本节课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反复看了三遍之后来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如有不到之处,恳请各位小伙伴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非常感谢!
写作的底层逻辑和顶层设计
一,底层逻辑就是做一件事最基本的道理。
写作的底层逻辑包括:产品思维,结构思维以及系统思维。
顶层设计:追根溯源,统领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上帝视角)
1,产品思维:
产品就是解决某个问题的东西
产品思维的5个层级,存在感,能力圈,资源结构,角色层,感知层。
明确定位,用户,问题的核心,场景,你的解决方案。
产品思维”具像化为三种东西:
第一是一双眼睛,是发现痛点、找到破局点的敏锐之眼;
第二是一双手,是动手优化、着手改变的行动之手;
第三是一颗心,是洞察人性的同理心,懂得自己,懂得用户,懂得一个产品上,每个细微的小点给到人的满足感、确认感和依赖感。
竞品分析:优则学习,缺则改正。模仿竞品,一定要模仿最根本的东西。
结构化思维4原则:
结论先行,每篇文章都要有一个中心思想,并且放在文章最前面。
以上统下,每一层思想必须是下一层思想的总结概括。
归类分组,每一组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逻辑递进,每一组的中心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金字塔内部有严谨的逻辑关系,纵向相关(疑问,解答)横向相关(演绎就是后面一个观点对前一个观点的评论,一个堆叠一个,归纳就是把相似性的思想分成一类,根据各个要点的共同性得出结论)
系统思维:增长极限模型,转移负担模型。
顶层设计:
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