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网络说的是什么?
人类社会包括整个文明的演进,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实现连接,不断网络化的过程。人类最初只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后点和点形成连接,人类就有了部落,部落和部落连接,构成了村庄,村庄和村庄组成了城市,众多的城市组成了国家,大航海时代,国家和国家连接,整个世界就变成了一张网。
所以网络化是人类社会最底层的编码方式。
大概20年前我的老家有几个年轻的邻居来上海闯荡,他们特别能吃苦。当时在上海做水产零售生意是个苦差事,上海本地人都不愿意干这个工作,这时这几位最早来上海的年轻人就成为了最初的节点,找老乡,连接其他人。就这样一批老乡被带了出来,形成了一张网。一旦形成了一张网,别人再想进来就难了。因为这张网不仅连接着最大的水产摊位生意,还接连着这个产业的上下游。如果想做批发生产,那得有人从你这批发,那刚开始连接到的这些水产零售店主就成为了忠实的批发客户,最后发现有利可图,有些头脑灵活、能够承担风险的几个人开始了水产养殖事业,这个整个产业在这个老乡圈里就形成了闭环。
这个例子说明了,很多圈子、行业、领域的运行规则,都是在网络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人类网络这本书把人和人的连接方式大概可以分成四种中心度。
第一个中心度叫作度中心度。能同时跟很多人发生连接就是度中心度很高的人,比如明星、大V等。但很多时候并不是连接的越多越有影响力,很多时候我们不仅要看连接的数量,还要看连接的质量。
第二个中心度叫作特征向量中心度。在现实世界中比度中心度更有参考价值。比如某个人认识200个酒肉朋友,另一个人只认识几个人,但比较有社会声望,显然后者更有社会影响力。
第三个中心度叫作传播中心度。指的是信息传播的效率。只在传播信息的时候要用到,现实中应用场景不多。
第三个中心度叫作中介中心度。描述的是在社会网络中连接的功能,有多大的不可替代性。在15世纪时有个家庭叫美第奇家族,他们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金钱上都不是最有实力的家庭,但你想找任何一个领域里的资源他都能帮你找到。比如,一个政客想找艺术家画画,得找他们;一个商人想托政客办点事,搞点利益交换,也得通过他们;一个艺术家想搞个画展,通过商人筹集经费,还得找他们。美第奇家族没有掌握这些家族,但他们掌握着通往这些资源的路,谁都绕不开。
人类网络在不停的生长,节点之间不断产生新的连接,但是这些连接不是随机发生的,中心度越高的人越能优先获得连接。人的连接,本质上是资源的连接。连接取向,反映了资源的走向。
网络上有个段子说某富豪钱根本花不出去,花的每一分钱,最终都回到了自己的手里。从网络的角度看,其实很好理解了。只要你占据了网络的关键节点,它获得的连接足够多,质量足够高,那么花出去的钱,不管怎么流动,都很可能再次经过你这个节点。
由此看到中心度会带来更多的中心度,所有的资源都会汇集在少数人手里。那么后来的人如何才能有机会呢,这里提到一个叫结构洞的概念,就是说两个网络之间不存在任何连接,那么从结构上看这里就存在一个空洞,就叫结构洞。在公司里部门和部门之间就存在结构洞,再往上公司跟公司之间,行业跟行业之间,都可能存在结构洞。你占据的结构洞越大,连接的网络之间的距离越远,带来的收益就越大。
在人类网络中,你占据了重要节点,将在未来获得更多的连接,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赢家通吃的理论依据。所以要找到更多两个尚未建立连接的网络,占据这个结构洞,建立新连接,就能获得收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