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因为出了一场车祸,把一个骑摩托车的少年右腿撞断,心情很烦躁,于是开车去了一趟若尔盖。
那次车祸,如果认真论起来,其实是那少年的主责,第一是他未成年,当时才17岁,没有驾照;第二是他速度过快。只是最后交警判责的时候,因为我有避让动作,使得汽车占了对向的道,所以判我的主责。
主责就主责吧,毕竟撞断了别人的腿。那是我开车五年多的时间第一次出车祸,那种郁闷的心情真的需要一趟旅游来缓解。
其实我一直逃避去若尔盖、阿坝那些地方,总觉得这些高原地区藏民无法沟通,路途过于险恶,海拔又很高,总之心里是很排斥去那些地方的,尽管我是一个川人,但我30多年真的就没踏足过高原地区。
直到那一次的遣心之旅,我才算真正踏入了高原地区。
去往高原的路,确实有些曲折,并不是路烂,相反,路况还不错,但是过于狭窄,很多路段仅够两辆车交错,而且大车特多。在这样的路段,没有点超车的本事,只能跟在大车后面一路吃尘,还得压着速度。
除了这些,还有险峻的路况。很多路段都是在山边开凿,所以就会面临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深渊的情况。随着路程的行进,肉眼可见地发现自己在一路爬升。
去往高原不止是山高路险,还有美景回馈。那种青山绿水的赏心景色时不时跃然眼前,而头上的蓝天也变得更加湛蓝,连呼吸的空气都充满了清新。
等到离开山林地带,逐步抵达草原区域,逼仄的景致变得开阔起来,满目仍然是绿色,但这绿色不再高悬头顶,而是铺展在路边、天际,有种一望无际的感觉。这种感觉,越接近高原地带越强烈。


路仍是那种路况很好但很窄的路,但路上的车辆变得稀疏,曲折的道路也逐渐变直,有些路段笔直得让你有种开到天荒地老都不会出现弯路的错觉。
蓝天不再湛蓝,当然,并不是说天空变得不好了,而是天空变得多样起来,白色的云朵仿佛压在头顶,却不给人压抑的感觉。
蓝白相间的天空,层次丰富,配合苍翠的绿色,让人不由想起“天苍苍,野茫茫”的情形。
有时候,远处的景色不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而是有起伏的丘陵横亘眼际,更加增添了对眼前景色的好奇:掩映的丘陵背后,到底会呈现什么样的景色?
哦,对了,笔直的公路不仅是汽车驰骋的场所,还是一群群牦牛闲逛的去处。当你开车遇到牦牛挡道的时候,你只能耐着性子慢慢跟着它们,按喇叭催促对这些草原生灵来说是没有用处的,万一惊了它们,那就好玩了。

在九曲黄河观景的时候,正值傍晚时分,看着太阳慢慢落到山的那边,亮白色的河流慢慢被太阳的余晖染上一层暗金色,于天上金辉闪闪的落日交相辉映,让人不由得感慨自然的壮美。


花湖又是别样的景色。这个高原的明镜,是湖水与沼泽地的结合体,岸边的沼泽地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水鸟,往中心延伸的,则是清亮的湖水,游鱼一群接一群地飞快掠过,仿佛高原灵动的精灵一般。




老实说,这种高原美景,最适合的是开车远观,或者驻足拍照,真的停下来欣赏,它欠缺一份留住人的温柔之美。就像高原的汉子一般,粗犷而壮美,但不耐细观。

只是这种粗犷而壮美的景色,正是开阔人心胸所必须的。看着眼前的这种景致,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人需要到这样的地方来进行一番洗礼。
今年,心里蠢蠢欲动,想去高原地带再次游历一番,但是因为疫情的存在,加上那边泥石流频发,不知道能不能成行?但心里的那份渴望,变得越发强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