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常存善、远离怨毒

作者: 浣心纱 | 来源:发表于2020-03-05 23:00 被阅读0次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静则一念不起,动则万善相随”。它的意思是说,人在安静的时候就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起任何不好的念头。当人的心有思绪的时候,就一定是种种善念萦绕心头。

有的人会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当一个人对我们好的时候,当事情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当然可以万善相随,想尽办法对一个人好。可是当一个人攻击我们的时候,当事情发怎么方向对我们不利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吗?这样的想法固然也可以使用。可是当你知道这样一个规律的时候,你还会这样想吗?这个规律就是:

当你动了慈爱之念时,虽然对方尚未得到慈爱的利益时,自己就先得利了;当你怀有怨恨,对方尚未受害,自己就先受伤了。非仅如此,不论是慈爱或怨恨的付出,都还将绕一个圈子回来,报在自己身上。

这可以称之为因果报应。但如果你不相信因果报应,是相信一锤子买卖,那么至少你应该相信“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的规律。你付出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付出的是爱,得到的当然也是爱。你种下的是仇恨,收获的也当然是仇恨。

在两千年前的印度,有一个人听到佛陀在修道,并且行大仁慈,心里就起了嗔念,用很难听的话来骂佛陀,佛陀默不应对,那个人骂了半天觉得奇怪,就停止叫骂,问佛陀说:“为什么别人骂你,你都无动于衷呢?” 佛陀说:“你办了很丰盛的礼物要送给别人,那个人并不接受,这礼物是不是又回到你自己的手上呢?” 那人说:“当然又回到我的手上!” 佛陀说:“今天你骂我,我并不接受,这就像你自己拿着祸事,又回到你的身上。” 因为这件事,佛陀就教化他的弟子:“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这正应了《出曜经》中所说的:“害人得害。行怨得怨。骂人得骂。击人得击。”

我们每天从睡眠中起来,都会有念头发出。 注意它,控制它,不要让它空过,不要让它走失,凡所有事,都从善的角度来想,要确保每天从内心射出的都是一支支带爱的金箭。如果可以这样,则人生有什么不可度的呢?哪里还有任何怨毒可以伤害我们呢?

相关文章

  • 心常存善、远离怨毒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静则一念不起,动则万善相随”。它的意思是说,人在安静的时候就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起任何不好的...

  • 常存善念,常行善德,常聚善因,常得善果。

  • 五绝·熏香

    熏香存善念,舍得友仙缘。 平淡常多福,修心还省钱。

  • “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原文 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

  • 志到熟处

    第44天(2022-11-23) 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

  • 学习心得

    今日学习《传习录》十八,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

  • 常存欢喜心

    早晨所有电量都没上来,这是一个小麻烦,无形中给我们增加了一些工作量,大家没有抱怨,没有唠叨,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开始...

  • 《存善修心》

    善良绝非软弱可欺,恰恰相反,善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看见光明、战胜阴暗、唤醒美好的力量。 当想放弃善良时,正说明自己...

  • 常存善念免吃亏

    有两类人能够避免吃大亏,第一类是绝顶聪明之人,能够巧妙的避开各种坑;第二种是善良之人,因为善良不去贪小便宜,从而能...

  • 传习录7

    读到今天依然懵懂,无从开口,无处下手…… 心=天理=良知=善;存天理就是存良知存善保持本心,去人欲就是去外物干扰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常存善、远离怨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rr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