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飒秋•波上寒烟翠

飒秋•波上寒烟翠

作者: 两树玉扶疏 | 来源:发表于2020-09-08 13:01 被阅读0次
搜藏

“盛世大梦一场,人生几度秋凉”。转眼又到了秋天,秋风秋雨初感微凉,秋意秋气方染叶黄。

枯荷

每换一个季节,我都会不自觉想到一些应景应时的诗。再晚些时候,就不是周邦彦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而是李义山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了。

这让我想到李义山另一首写到“枯荷”的诗: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这和贺铸“当年不肯嫁西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有异曲同工之情。当年不肯在春天开放,如今只能在秋风中受尽凄凉,可能用诗人多情的眼睛来看,这的确是一种遗恨。

搜藏
莲子

荷在最热烈的夏季繁盛花叶、散发清香、赶走躁郁,大概是最清净自然凉的那一类了。都说莲子心苦,颜色越深外衣越硬莲心越苦,像不像人,越是成熟多事,神情越是深沉,内心沉重苦涩,但是表面上是越来越硬,别人难以攻心,也很少有人愿意探索。

也对,若不是莲心有清火功效,谁愿意品尝并享受它那苦涩的滋味呢?莲子从嫩绿到深绿然后转黑,莲子越老,外壳越硬,芯越苦,价值也越高,嫩莲甜甜的,软软的外壳,很容易被剥掉外衣,也越容易蔫。

搜藏
几许闲愁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世事变迁一如白云苍狗,但难以忘却的是王勃滕王高阁上纵情欢饮后的悲从中来吧。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说的是深秋里雨后的积水消尽,寒凉的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

可能我看到的东西不一样,我看到的是深秋秋水寒凉、积在路面,寒潭幽深、氤氲着清冷,黄昏中的青山在斜阳余晖下呈现出紫色的光晕,怎么都是一种冷色调形容。

看看最后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空自流”是何其无奈和低落的感叹。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便对应了日后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觉吧。

这让我又想到陈与义的一首《临江仙》: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不一样的遭遇,一样的愁。“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搜藏
几分秋色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这一句看起来很简单:重叠的树和山,以及无处不感的秋意和寒气。但是它容易让人联想,想到瑟瑟秋风吹过树林,叶子变黄、离枝掉落,想到山峦起伏叠影,仿佛没有尽头,到处都是寂寥、萧瑟、枯败、凄凉的景象。

不过说到秋色,怎么能少了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呢?我很喜欢古诗文网对这个名句的译文:云天蓝碧,黄叶落满地,天边秋色与秋波相连,波上弥漫着的空翠略带寒意的秋烟。

看看天,天高云淡,看看地,铺金垫黄,看看水,含烟蒸雾。烟是带着秋天的寒气的,“秋烟”一词太妙了;那雾是什么颜色的呢?是绿色的,即“空翠”。我查了汉典后,发现空翠这个名字太美了,它有多种普通意义:

1.指绿色的草木。

2.指绿叶。

3.指青色的潮湿的雾气。

4.指碧空﹐苍天。

5.指清澈的泉水。

关于“空翠”,我是这么理解的:一般山林中空气清新湿润,树木似有水雾笼罩萦绕,而树木多为绿色,这样视觉上就会觉得那水雾也是绿色的,就成了空气中的翠色,所以叫空翠。

搜藏

几分开阔

大雁南归,让人思乡,黄昏落日,让人惆怅,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秋日让人心情低落,比如说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整首诗传达的是一种潇洒豁达,谁说秋天只有寂寥和多愁呢?

再比如黄巢气势壮阔的菊花之作: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我最喜欢那句脍炙人口的“我花开后百花杀”,写出了居高临下的傲世王者姿态,没有丝毫衰色。


再下几场雨,桂花应当也要香开来了,花色暖,香味寒,赏恬雅,品寒香。

相关文章

  • 飒秋•波上寒烟翠

    “盛世大梦一场,人生几度秋凉”。转眼又到了秋天,秋风秋雨初感微凉,秋意秋气方染叶黄。 枯荷 每换一个季节,我都会不...

  • 波上寒烟翠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宋 ·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

  • 曾经,波上寒烟翠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 枫树林手绘:碧云天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昨日秋雨淅沥,一夜间,枫叶遍地。 李清照《声声慢》里这样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原只是背会,这一夜便...

  •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桂平西山摩岩石刻琳琅满目,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年代之久远,于青山绿树之中平添了一抹亮丽,尤为值得一看。因着桂东南...

  • 风,清晰自然,随风而去,随风而来。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秋之悲韵,寒江秋水亦清凉。残花落叶时...

  • [青春]波上寒烟翠(1)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文/黎羽 转到这家医院的...

  • [青春]波上寒烟翠(2)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文/黎羽 1. 半醒半梦...

  • [青春]波上寒烟翠(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文/黎羽 清末躺在床上,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飒秋•波上寒烟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sx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