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对金庸深厚的中华文化涵养深感敬佩,直到最近才看完了他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虽然对于他来说武侠小说只是游戏文学,离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小说甚远,但却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通俗小说。看完后,进而对他的生平事迹产生了兴趣,因而这几天在看他的传记。尽管未看完,但是其中给予的启示也不少,故而罗列于下:
·老一辈的人因为吃过了太多苦,所以对很多我们现在觉得是很大风雨的事情也可以淡然处之,毕竟这些对他们来说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另外,因为是在动荡不安、环境艰苦的时代所求之学,所以更加卖力的学习。对他们来说,读书是改变人生的唯一途径。再者,那时候的信息量还是比较少的,对于选好的既定路线,能始终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金庸老本行是报业,负责过编辑、翻译和专栏写作。他说自己本来是电影的门外汉,只是由于工作中要处理关于电影、戏剧的稿件,有时还要自己动笔写,比如读者就正在上映的影片来信,他就要撰文解释,于是他开始每天如痴如狂的阅读电影与戏剧的理论书,在很短时期内就成了这方面的“半专家”。他说,他虽没有实践经验,但理论方面的知识和对重要戏剧、电影的了解与认识,已超过普通的电影或戏剧工作者。从此,“即学即用”成为它主要的工作方法。不熟悉他的人以为他学问渊博、知识面极广,其实,他的方法是,若有需要,立即去学,把“不懂”变作“稍懂”,从“外行”转为“半内行”。
·小说可以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写。例如,金庸的故乡所在地区——江南,他的小说《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等经常写起江南水乡的景色、文化和传说,而这些无不都是他小时候最熟悉的。又如,我的家乡陆丰市,读过的学校是龙山中学,所以可以写类似于《龙山英雄传》或者《陆丰战记》一类的东西。
·小说的人物描写,可以参考自己熟悉的人物来写。比如,金庸暗恋过夏梦,所以无论是黄蓉、王语嫣还是小龙女,他们的一些表情和神态都有夏梦的影子。
·可以将自己的一些问题灌溉到人物和故事里面去。例如,无论是过劲哥还是张无忌,他们的性格中都可以照见金庸自己的一些影子。张无忌做不了政治领袖,对治理国家没有兴趣,也许,仅用自己不是个政治领袖式的人物——他老想着怎么退隐逍遥,又念念不忘历史对读书人品格的期望。
·
更新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