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人群和家人常常经历至暗时刻。
我不知道何时是我的至暗时刻,我只知道我很少真正开心过……
该从哪里开始讲我的故事呢?
先从两个令人无语的故事开始讲起吧:
“搓腿神功”
从我有记忆开始,我的家里就流传着我的“光辉事迹”。小时候,当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我就会拼命地大哭大叫,如果爸爸妈妈没有及时回应,我就会躺到地上打滚,搓腿,一直搓到把脚踝搓烂为止。
家人对我的这一行为特别无语。
爸爸指责妈妈对我太溺爱,妈妈不知道该怎么管教我,姐姐把我的“光辉事迹”定性为“搓腿神功”,家人常常拿这个事情开玩笑……而我已经不太记得当时的情景了,只是从家人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口中一遍又一遍地听着这个故事。
起初觉得很羞愧,常常会想:如果能回到以前,我一定不这样。
当我再次出现情绪问题的时候,家人又会开玩笑地说:“又要开始搓腿神功了。”听到这样的评价,我很气愤,但是谁也没法回到过去擦掉这段不光彩的记忆。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搓腿神功”却成为了家人永不变质的谈资。曾经的羞愧、气愤,变成了自责、无力。渐渐地,一个信念深深扎根到心里:“你的情绪是个问题!”
如今,我成为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当孩子发脾气,偶尔躺到地上打滚的时候,家人半开玩笑地说:“你们习得了你妈‘搓腿神功’的真传。”虽然不高兴,如今的我只能尴尬地附和笑着……
沙发上的“刀痕”
我们家有一套老沙发,跟着爸妈辗转搬了好几回家。我多渴望这套旧沙发能在搬家的时候被扔掉,但是它依旧带着身上的“十字刀痕”屹立在家中。
那个“十字刀痕”是我砍的。虽然妈妈用针线把裂痕缝了起来,但是那些针脚如同加重投影一样,使刀痕更加明显。每次看到它,我都会回忆起那段让我不寒而栗的记忆。
细节我已经记不起来了,只隐约记得那是我四五年级的时候,一次跟姐姐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我特别特别生气,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我从厨房里找来了刀,追在姐姐的后面要砍她。
姐姐以为我只是在吓唬她,没有当真,跑到了自己的房间里,把门锁上了。我在门口怎么怒吼她都不开门,愤怒在心中不断膨胀,无处宣泄,我就拿刀把沙发砍花了。
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现在回想起我的童年,觉得当我的家人真不容易。
暴脾气的家族遗传
对待我的种种行为,家人定性为“暴脾气的家族遗传”。
我的父亲脾气也很急躁。他脾气上来的时候真得很吓人,怒发冲冠,怒目圆睁,六亲不认,是非不分,用再多的形容词来修饰也不过分。因为有爸爸这样的上梁,我这个下梁的脾气问题,家人还是有些心理建设的。
爸爸也有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爸爸因为借了别人的小刀没及时还,被同学堵到家门口骂。爷爷听到了同学的叫骂声,气得拿起一个棍子就要把爸爸活活打死。爸爸说,他当时跑了好远好远,跑得看不到家的影子,跑出了村,跑到了野地里……每次他跑得精疲力竭的时候,一回头就看到爷爷还在后面追着要打死他。他说他实在是跑不动了,一头钻到一个磨坊里。磨房主人拦住了爷爷,把爷爷劝回了家。后来爸爸什么时候回去的,有没有再挨打?在他的故事里,没有了续集。
在爸爸的另外一个故事里,我听到了“暴脾气老老爷”的故事。那时候应该是民国时期,爸爸的爷爷的爷爷一次从地里干活回家,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儿跟儿媳妇发生了争执,老老爷一气之下拿着干农活的铁叉子,一下子把儿媳妇给叉透了。这个惊悚的故事,也是没有了续集。
王家的“暴脾气”故事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到了我这里,更是为这个“暴脾气王家故事集”增加了许多“精彩纷呈”的故事。
又恨又爱的“好学生”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这样的情况愈演愈烈,说不定家人就能发觉一些端倪。然而我的暴脾气只是在“窝里横”,在学校里我却是一个家人和老师口中“听话聪明”的好学生。
对我来说,“好学生”这个定义真是让人又恨又爱。
我记得我是5岁上的一年级。因为妈妈是教育局的一个小领导,姐姐小学期间年年全年级第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一天开学,班主任点我名字的时候,她专门抬眼看了看我,问到:“你就是庞局长的二闺女,风儿的妹妹?”我不知所措地点了点头。
一年之后,依旧是被点名,而这次却成了“你姐姐学习那么好,你怎么就那么不开窍!”
其实我一直很努力,也很在意老师的评价。
有一次老师让交作业,我把书包翻遍了都没有找到昨天写好的作业本,我给老师说:“我昨天真的写了,今天早上忘了带了。”老师严厉地批评我说:“没写就是没写,别编瞎话,编瞎话罪加一等!”听了老师的话,我二话没说,当着老师的面背起书包就出了教室,气冲冲地回家找作业本去了。
妈妈刚好在家,看见我上学时间回来了,惊讶得不得了,问我到底怎么回事。后来妈妈载着没有找到作业本的我,骑着自行车到班里找老师,又是道歉,又是发誓,证明我的作业的确是做完了。
妈妈对我的维护我很感动,但更多的情绪是愧疚:因为我的不经心,给老师和妈妈都添了很多麻烦。
我的数学很糟糕,现在三十几岁了,十以内的加减法还只能靠计算器才能算准确。
说起来数学,更是有个让我想忘也忘不掉的记忆。
那是二年级的时候,一次数学课,我在桌斗里摸到一个塑料皮。我觉得很好玩,就一个手拿着数学书假装听课,一个手在桌斗里翻弄着塑料皮。因为在桌斗里面玩的,我觉得老师肯定不会发现,但是我忽略了塑料皮会发出呲啦呲啦的声音。当我玩得正起劲的时候,脑袋上“duang”的一声被老师狠狠敲了一下,她示意我到后排站着听课。
在之后的记忆里,好像每一节数学课我都是在最后一排站着听完的。
可能本来就对数学不太开窍,再加上很害怕数学老师,我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恐惧。一次期末考试,数学老师边公布成绩边点名,让点到名字的同学上台领卷子。我听着同学们的成绩从100分点到了60分,还没有叫到我的名字,我紧张得两腿发软。终于点到我的名字的时候,成绩果然没及格,从座位上站起来的那一刻,我吓得尿裤子了。
热热的尿液顺着我的腿一直往下流。我一直努力保持镇定,走到前排领了卷子,希望老师和同学都没有发现我的裤子湿了。然而,一个男生发现了地上的水滴,顺着水滴又发现了我的裤管正在滴水,然后他指着我裤子大喊:“她尿裤子了!”
之后的事情我再也想不起来了,也许是大脑断片了,也许是自己拿着橡皮擦偷偷擦掉了心底那段回忆,也许那次我真的昏倒在了班里……
这是件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对于我来说,它只能是一个强烈的刺激。
这样一个强烈的刺激在我的心里产生了极大的动能,我不想再让老师和同学说我的学习不好,不想再让他们嘲笑我,不想让自己因为成绩差而吓得尿裤子……之后,我开始拼命地学习。
从小学到高中,我的课间从来没有休息过,不是在做作业,就是在复习预习。性格越来越孤僻,同学们都不喜欢我,但是我的成绩突飞猛进,老师对我的评价也越来越好,爸爸妈妈也终于敢在朋友面前提我的成绩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渴望得到老师家人的肯定,就像贪吃蛇一样,吃了还想吃,要了还想要。对于学习我越来越上道,越来越知道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好学生”。
霸凌
“好学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尤其像我这样性格沉闷孤僻,不会跟同学打交道,却很讨老师喜欢的“好学生”。
到了高中,我果不其然遇到了霸凌。
那时只知道同学们都不喜欢我,会用各种方式嘲弄我,而当时的我却不知道那就是“霸凌”:
当我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四面八方会飞来各种纸团、橡皮、口香糖砸向我的后背和脑袋;
桌斗里的东西,书桌上的书总是会莫名其妙地乱成一团,或者根本就找不到了;
在班里的过道上走路,总是会被绊倒……
有一次,我从几个很“酷”的同学中间穿过去。刚走过去,我听见背后有人朝地上吐了口吐沫,用港语说:“垃圾。”我有点生气,回过头瞪了他们一眼。当我回过头,我却看见我不小心蹭到的一个“酷”同学,一脸嫌弃地拍打被我“蹭脏”的地方。
不记得流了多少眼泪,不记得自己怎么样在班里“活”下来的,只记得因为气愤难过到了顶点,我突然变得异常坚强。
一次上自习课,老师没来。因为回答问题的时候,我被同学的嘘声嘘得说不成话,回答不了问题,委屈地趴在桌子上哭了好久。当书页被我的泪水浸透的时候,我突然猛地站起来走到了讲台上,死盯着那“几个同学”的眼睛,大声地说:“我知道你们不喜欢我,明人不做暗事,你们不喜欢我,现在站起来当着我的面给我说!”
同学们被我的怒吼惊住了,班里突然变得很安静。
随后有几个同学尴尬地咳嗽了几声,说:“上自习呢,干啥呢。”
我声音变得更大:“如果你们没有胆子站起来,以后就不要在别人背后搞小动作!”
说完,我下了讲台,把那本被我哭湿的书撕了。
之后的我变得“异常坚强”。
做每一件事情,我都极其“拼命”,跟我接触的每一个人对我的评价都是“厉害”。
而只有我自己知道,在坚不可摧的钢铁侠的外壳下,躲着一个何等柔软敏感常常流泪的林黛玉。
后来的“我”怎么了?
时间如飞而至,这些故事最近的也发生在十七年前了。
后来的“我”怎么了?
总的来说,过得还不错。
我考上了如愿以偿的大学,遇到了欣赏我的老师和同学,孤僻的性格改善了许多;
后来在户外运动社团中,我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了自己的热情、能力,以及组织方面的特长;
更是在新疆的山林幽谷中,在深夜的满幕星空下,在生命的真理中,我找到了宁静和喜悦……
故事到此结束了吗?
No,真相还没有被揭示,问题只是暂时被隐藏。
后来,我考上了令人羡慕的公务员;再后来,我从公职单位辞职;如今,我已经失业两年了……
是啊,生活再次被我搞得一团糟。
在公职单位处处受限的环境里;
我找不到存在感;
我忍受不了日复一日的生活;
我觉得活得特别没有意思;
我喘不过气来;
发生了一些突发、“不得不”的事情;
我失业了……
之后,在丈夫的鼓励下,我们一起备考了2020年法律资格考试。
以前虽然在公职单位工作,但从事的是宣传方面的写作拍摄,没有全时间伏案。而如今备考,早八点到晚十点,我需要一天14个小时在书桌前学习。
14小时的充足时间,而我能保持专注的时间仅有4-5个小时。
每当开始学习的时候,我总是会被指甲缝里的脏东西,耳朵里的痒痒,笔尖的顺滑程度,突然响起的微信铃声带跑了注意力。我的注意力一旦被带跑,想再进入状态,异常艰难。自责,自我厌弃常常缠绕着我,有时候生气得想扇自己的嘴巴子。
手机关机,书桌收拾得异常干净,定25分钟的番茄钟,每次想要动的时候努力克制自己……就这样我跟另一个“不安分的我”抗争了392天,最终以194分通过了客观题A证分数线,主观题101分败北。
当知道这个成绩的时候,我脑子都懵了。
儿时成绩不及格的记忆如同潮涌一般吞没了我,我陷入了深深的抑郁。
原来成人也有ADHD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聆听了根基ADHD的宣讲会。
之前总以为ADHD讲得是“多动症儿童”的诊断和治疗,但是认真听下来,我突然明白不仅孩子有ADHD,很多成人也存在着抑郁焦虑掩盖下的成人ADHD。
ADHD人群普遍注意力缺失、分心、情绪常常像坐过山车;
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精力充沛,直觉强,极富创造力,常常有很多好点子;
常常无法在一件事情上持续专心,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根本无法耐着性子完成;
同样的,ADHD的人群热情、率真,但容易冲动,有过激行为,经常把周围人惹毛……
认识我的朋友们,读着这些性格特征,你们是不是忍不住想点头?
不仅是你们,当我看到ADHD的外在表现,连我自己都震惊不已。
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常常让爱人亲人朋友伤心的“渣滓”,没想到竟然有一群跟我一样的人。
我们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我们以后该怎么办?
【在这里插播一条广告:如果你跟我有类似的经历、性格特点和感受,你真的很需要听一听今年八月份的ADHD宣讲课,也许你会像我一样,在那里找到答案】
故事在回到成绩公布后陷入抑郁的我,丈夫看到我精神状态极差,建议我还是去找医生治疗一下。辗转去了很多医院,向很多医生求医问诊,后来在新疆人民医院佟钙玉医生的诊断下,确诊为成人ADHD(注意力缺失+对立违抗)。
当拿到这个诊断结果的时候,我心底一酸,眼泪啪嗒啪嗒地把诊断书打湿了。
我给一直辅导帮助我的温智梅老师发微信说:“我终于知道从小到大我到底怎么了,我终于知道我不是个爱惹麻烦的家伙了,原来这一切是有原因的……”
再回过头来看我的故事,从中的确可以看到ADHD的端倪:
ADHD是个器质性疾病,是天生大脑构造的不同,很有可能部分原因是家族遗传;
ADHD人群易冲动,情绪化,容易有过激行为;
ADHD人群容易分心,执行力不足,丢三落四,小动作不断;
ADHD人群精力旺盛,喜欢忙碌,像放不完电机器人,不停地做这做那;
ADHD人群自我形象感极低,常常会伴随着抑郁焦虑的症状,虽然外表他们看起来很愉快,其实他们的内心“充满混乱和冲动,四周被沮丧和绝望包围着”;
不仅如此,未被诊断的ADHD以及他们的家人过着充满挣扎、指控、罪恶感、悔恨、低成就和哀伤的生活,他们亟待帮助……
被确诊ADHD之后,我开始服用专注达,目前是一天两粒。我的专注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情绪波动也减弱了。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专注和轻松,我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我了解了自己,了解了我的情绪,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了我的恩赐。
是的,ADHD人群很多都是天赋异禀。
原理很简单,大脑一部分功能缺失,另外一部分功能就会异常突出。
于我,我的天赋异禀之处就是语言恩赐,无论写作还是演讲,我都光芒四射。
你呢?
你愿意讲述你的故事吗?
你发现你的天赋异禀之处了吗?
8月ADHD宣讲会,讲出属于你的故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