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到这么一句话“真正的学习,是发生在行动之后的。”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只有真的去行动才能让自己学会学到的东西。
比如,你看了一本叫《非暴力沟通》的书,觉得里面的沟通方法很棒,能解决自己在沟通方面的问题。但是看完后跟别人沟通时,还是用以前无效的沟通方法,那么,你看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在“假学习”。
反之,如果你使用了书里的沟通方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说明你是在“真学习”。
所以,如果把行动当做真学习的标准,那我们就可以想一想,自己是为了缓解焦虑的情绪才去学,还是学完之后会去践行?
而这,就直接决定了我们跟其他人之间的差距是大是小。
在《优势成长》这本书里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就是“阅读时差”这个概念。
同一时间看同一本书,别人看完去践行,你看完还是老样子,那么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别人走的比你快很多,甚至你已经赶不上了,徒留羡慕和悔恨。
从这里,我们就能明白,“阅读时差”指的不是时间上的差距,而是行动上的差距,也就是“真学习”和“假学习”之间的差距。
那么,知道了这个关键点,我们该怎么去做呢?
1、明确目标
只有目标明确,才不会东打一耙西打一耙,也就不会发生学完了不知道如何去用或者该不该用的情况。
2、梳理知识
梳理的过程一方面是让自己明白学到了什么,一方面可以尝试跟以前的相关知识联结起来,不仅可以锻炼大脑的联机搜索能力,还能清楚如何去用学到的知识点。
3、努力行动
最关键的部分还是要行动,也就是输出,写成文章也好、做分享也好,都能让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这样慢慢积累下来,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也成了被别人羡慕的人。
所以,时时提醒自己,要学会区分“真”、“假”学习、缩短跟其他人的“阅读时差”,这样,才会更迅速的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