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游戏,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不就是小孩子随便玩吗?玩就是在游戏。
如果从专业角度来分析游戏的概念,那可以说上很大一串了。关于游戏,之前专门看过《游戏力》,讲的就是成人如何利用游戏方式来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达到轻松教育的目的。
说回孩子的游戏,其实游戏就是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玩都可以称之为游戏。简单点来理解的话,我觉得大家只要记住:游戏注重的是过程不是结果,是手段不是目的,也就是——重在如何参与。
“如何”对应手段,“参与”对应过程。
还有一个问题是,游戏体验一定要是愉快的吗?
我们经常说要玩的开心,但是除了开心,其实还有很多其情绪体验也一样重要。比如孩子克服难关时的严肃认真,团队合作时的紧张焦急等,这些都是正向的情绪体验。
儿童仅仅为了好玩、为了开心、为了满足内心的欲望而游戏,于是就会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变换多种不同的手段去玩,因为他们不满足于目的的达成,他们在乎的是如何在游戏过程中表现自己。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游戏的阶段表现也不会不同。
重点来了
有多家长不知道陪孩子的时候该做些什么。其实如果你了解了游戏的内容分类,就很容易找出高质量陪娃的攻略啦!
1.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可以发展孩子的走、跑、跳、钻爬、投掷、攀登等基本动作能力,增强身体素质。
体育游戏内容广泛、有趣,有的带有竞赛性,不仅能锻炼动作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自我控制、遵守规则的良好品德和勇敢个性。还可以搭配一些儿歌童谣,韵律感强,也能加深记忆。
2.语言游戏
语言游戏是培养孩子理解词汇和运用口头语言清楚表达交流的能力。
比如在手工作品,让孩子进行介绍描述,创作过程,理念等等。这类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其联想能力,使他们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构思。
3.智力游戏
智力游戏是根据一定的智力任务,有固定设计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比如我们最近在玩的一款桌游,机智的农夫,通过栅栏的摆放来让孩子给小动物规划住所,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4.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是将数学知识寓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之中。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用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对数的概念的兴趣,增加其对数的感性认识,由浅入深地学会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比如找朋友的游戏,对应数数的训练。都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来进行。以及简单的图形、方位,都可以通过游戏来认识。
5.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进行的游戏,有一定的规则。游戏时的动作、表情必须符合音乐的节拍、内容、性质等。比如最简单的,可以随着音调的高低做出不同的对应动作。
6.美术游戏
美术游戏寓美术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幼儿在绘画、泥工、折纸、小制作等各项活动中熟悉多种材料的性能,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和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聪明才智。还可以废物利用,和孩子一起奇思妙想大改造。
7.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让幼儿在模仿、扮演角色的过程中,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比如老师,警察,医生等等,可以从孩子身边的角色入手,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不同的工作内容,也是很好的职业启蒙教育。
️游戏对幼儿的成长的六大影响
一、游戏能激发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
儿童在游戏中常常需要将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语言,或者根据别人的意图作出言语的反应,所以交往语言学习随处可见。
二、游戏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
幼儿很多被压抑的心理问题能够在游戏中得到解决,自信心也就增强了。
三、游戏有利于幼儿自主性、探索性、独立地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的机会,幼儿在实现游戏意图的过程中会不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需要面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体会其中的乐趣,使游戏得以继续下去,愿望得以最终实现。
四、游戏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比如刚才提到的美术游戏,和孩子旧物改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幼儿不仅可以从外界吸取知识与经验,而且还想把自己头脑中的丰富想象表达出来,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这种需要。
五、游戏有利于幼儿认知事物、体验情感、累积生活经验。
比如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幼儿扮“老师”时不仅模仿老师上课、带孩子做游戏,也模仿老师体贴、爱护学生的情感、态度等,这就使幼儿的情感不断得到丰富。
六、游戏有利于幼儿生理的发展。
比如体育游戏,音乐游戏,还有很多户外的游戏,都需要孩子全身心的去参与,对幼儿的健康都大有益处。
好了,今天分享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欢迎留言分享一下,你和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