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小记(秦) | 天下一统第四步:灭楚

历史小记(秦) | 天下一统第四步:灭楚

作者: 贵在随心 | 来源:发表于2023-02-24 09:47 被阅读0次
王翦

在灭楚的问题上,秦王政犹豫派谁出战,站在他面前的有两个人:李信和王翦。如果派王翦出战的话,之前因为在灭魏赵有大功,如果再攻下楚国,那王翦就有可能功高盖主了;且在询问两位出多少兵攻楚时,李信说二十万足矣,而王翦却要六十万,这个数差不多是秦国全国的兵力。
再三犹豫后, 秦王政决定派李信出兵楚国,如果李信能胜,也能压压王翦王贲家族的势力。王翦看出了秦王政的犹豫,在李信出兵楚国时,他也请病假在家休息。

信誓旦旦的李信出兵楚国,夸下海口要楚王负刍和项燕尝尝覆亡的滋味,却遇到了楚国大将项燕的阻击,最后大败而归。
李信的大败是秦王政只能选择王翦的“六十万”战略,秦王政传令王翦上朝,王翦以生病为由没去,但为了灭楚统一大计,秦王政只好屈尊去王翦家里请他出山。
起初王翦还是以身体为由,谢绝领兵,但拗不过偏执的秦王政,最终服从,但坚决要领兵六十万,秦王政犹豫后咬牙答应了。

王翦除了是位出色的军事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政客,他深谙君臣之道,在掌握如此大的军权,难免引起君王的猜疑。
那王翦如何消除秦王政的疑虑呢?
那就是让秦王政不断地赐良田宅院园地这些小利为子孙置业,不仅在出征前向秦王政索要,在攻楚间也上书向秦王政多赐良田,以此给秦王政觉得王翦只是一个謀小利而不会功高盖主夺权的观感。
王翦当初利用反间计陷害李牧,王翦怕步李牧的后尘,略施小计减少了秦王政的疑虑,从而保住了自己和家族的地位。
作为一个合格的政客,如果没有这些盘算,王家就不会走远,也不会为秦国立下奇功——除了韩国外,其它五国都灭于王翦和王贲这父子俩手上。

公元前224年,王翦和副将蒙武率六十万大军攻下平舆(河南平舆),这之后并没有深入楚国,王翦深知楚军的战斗意志,在没有消磨楚军意志前,绝不进攻。
王翦在采取坚壁自守、养精蓄锐的作战方针,在商水(河南东南部)、上蔡(河南上蔡)、平舆构建壁垒,多次拒绝楚军的挑战。
久而久之,楚军军心涣散准备撤退,王翦抓住这个机会,在蕲[qí]南(安徽宿州)大败楚军,并斩杀了项燕。
王翦趁势打到了楚国都城寿春(安徽寿县),楚王负刍从此结束了他作为最后一个楚王的生涯。
自此,楚国就成了楚郡,之后被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楚王负刍弟弟昌平君,在吴越之地为王,想延续楚国的国祚,但不久之后,王翦就攻取了吴越之地。

继楚之后,秦王政继续挥师北上,准备将不老实的燕国踢出战国版图。

相关文章

  • 《三国》背景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

  • 天行九歌

    天行九歌天欲狂, 战国七雄战火忙。 秦灭七国秦一统, 楚汉九斗楚必亡。

  • 项羽之死:秦灭楚、楚灭秦,秦又灭楚

    01 分尸项羽,均为秦人 公元前202年,霸王项羽被汉军逼到乌江边。为了杀死项羽,刘邦放出话来:“杀死项羽者,赏千...

  • 荆襄风云(一)

    襄阳是座历史古城,地处战略要冲。历经春秋战国时的楚,一统天下的秦的经略,又经两汉三国和西晋的统治,如今又成了氏族秦...

  • 品三国

    三国的由来是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之灭后,楚、汉分争, 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组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

  • 东汉末年,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序幕缓缓拉开

    第一回:董卓出现,吕布登场 汉高祖刘邦,平秦灭楚一统天下,一共打下400年的锦绣江山,我们现在的汉族,就跟他这个朝...

  • 恃权而亡,恃力而败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一条预言,并且得到了应验。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张楚首事发难,西楚破釜灭秦,然而二楚的...

  • 高大威武的秦始皇兵马俑,竟与亚历山大大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不仅建立了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国家,也在世界舞台上留下了精彩亮相。大秦帝国的威名,在亚欧大陆...

  • 布衣帝王——刘邦

    秦灭六国,天下一统,始皇嬴政,威仪天下。建阿房,筑长城,穷兵役,苦劳役,荼毒苍生,社会动荡,天下大乱,民不...

  • 桃园三结义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乱世出英雄,英雄造时势。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秦一统之后,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小记(秦) | 天下一统第四步:灭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fa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