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

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

作者: 比比画画 | 来源:发表于2022-04-13 07:42 被阅读0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宋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

于:在。中庭,庭院里。

空明:清澈透明。

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

交横(héng):交错纵横。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

为:动词。做。

“耳”同“尔”,语气词,罢了。

相关文章

  • 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宋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何夜无月

    东坡夜游小文,意蕴深远,胸怀博大、旷达乐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者耳

    晚上,我想着是不是要出去溜达溜达。没成想出门抬头一望,看到好大一个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机不可失,当下便决定起身出去...

  • 2019-03-16

    何处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耳

  • 孤影,一道,一星

    苏轼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而。”何谓闲人?恐如己。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要寻...

  • 月夜

    苏轼似乎很喜欢观月,如“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又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又如...

  • 闲云野鹤

    记承天寺夜游里有“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里的“闲人”因为是苏东坡,就瞬间高端起来了,你就能不...

  • 由“闲人”说开去——《东坡志林》读后感

    苏东坡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有这样一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这里的“闲人”一词,其一自嘲...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下)

    2. 面对如此美的月色,苏轼生发了怎样的感慨?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品读文中写“月下抒怀...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我两人者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fg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