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永新这个18线的小县城的街道上,也出现了穿黄色衣服的骑手。
那一抹金黄的颜色突然出现,在五颜六色的行人中显得格外的耀眼。那些穿黄衣服的骑手,他们穿的不只是黄色的衣服,还有黄色的帽子,摩托车或者电动车的货架上的车厢位置还有一个黄色的大盒子。盒子上打着几个大字:美团外卖。
是的,这些人就是送外卖的。那天我走在上班的路上,有一辆穿黄衣服戴黄色头盔的骑手我的身边匆匆而过,那一抹黄色,给了我一个惊艳的感觉。
我很惊讶,这个城市居然也有了属于他们的外卖,那么这些这个外卖小哥,他奔赴的地方是哪里?是一个在工作岗位上没办法分身的青年?因为工作的强度,市场的竞争,行业的优胜劣汰,或者每一个任务的时间紧迫,让他已经没有时间去买菜煮饭或者去下饭馆吃饭,于是他点起了外卖,让这位骑手把他需要的美食送到手上。
或许他点外卖已成了习惯和常态,他的工作是那么多,他还要养家糊口,他根本没有时间去关注自己的饮食,只好点外卖,请那些可以送外卖的饭店来帮忙。
他不知道那些在等候他点餐的外卖骑手也像他一样,需要有人下单,需要养家糊口,需要通过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需要通过帮助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实现自己完成任务,或者任务的超额实现。
我想那些骑手是很感谢他的,因为他的笔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让他的等待有了意义,就让他的存在有了价值。
需要和被需要,原来是如此的相辅相成。
也许那个点餐的人是一个懒惰的或者被游戏困住的小孩,他坐在网吧里,或者在自己的家里,她趴在电脑前,手握着游戏的把柄,在某个游戏里面打通关,为了通关,他又在里面买装备,他通了一关又一关,成功的喜悦,让他勇猛直追绝不罢休,或者他一关有没有通,为了获得成就感,他努力的去战斗,一定要胜利为止。于是,他被那些升级装备和没完没了的游戏困住了,没有办法离开。
或许是她,她在网络跟别人聊天,聊得昏天黑地,聊得热火朝天,聊得口沫横飞,聊得手指发麻,全身僵硬,聊得都没时间上厕所,还在聊。那些话题让他很感兴趣,那些语言让她非常的享受。她舍不得离开,也没有时间离开离开。
那些让他们有成就感身心愉悦的画面,那个虚拟的世界,总是让他们沉浸在其中,而不想放弃1秒钟。
但是身体的极限提醒他们:吃饭的时间到了,肚子开始唱起了空城计,如果再不吃饭就没有力气玩了。
也许是一个身体没办法离开轮椅的老人,他们活动受限,没办法自己煮饭,也没办法自己走动,更没法完成他的一日三餐的采购,而儿女不在身边,即便过年了,他们也是匆匆回来,又匆匆的离开。
他们的儿女给他们留下了,外卖的电话,于是每天到用餐的时候,他就会拿起手机拨打那个电话号码。
一部手机一个单,轻轻一点,就输送到另外一面。坐在店门口或者店里面守候的外卖骑手,听到手机叮的一声,马上打开APP,有消息了,有任务了。
他马上起身,走到店铺里面,按着客户的要求,请美食店老板操作,让老板按照客户需要的单子来完成。
等候的时间可能很短,也可能有些长,有的店铺,他们所有的美食都是预先制作好的,他们按照顾客的口味,找出相应的食品袋,撕开包装袋,开火加热。接着装盒打包,交给骑手。
也有的可能是等待的时间比较长,那是一些有良心的店家,他们根据与顾客的需要找到相应的食材,他们相应的采购好的食材早上准备好了,总是当天采购好的新鲜的食材,隔夜就扔掉。
制作的过程,有些漫长,费用可能有些高,但是这些都是真正的美味,里面都是注入了真诚和美好。等他们终于完成好制作,最后也是进入打包交给骑手的最后一步。
骑手提着打好包的外卖,小跑着走到门口,把东西放好在后面的箱子里。分量多的话就放在箱子里,份量少的话就挂在摩托车的车把上。
发动摩托车,按着顾客的地址,开始出发。突突的摩托车迅速往前奔跑,带着外卖手的迫切希望,不要迟到,不要被客户差评,顺利完成这一单的送达,实现挣钱的量。
也带着顾客的急切地等待,顾客依然躲在他固定的地方,依然坐在电脑前玩游戏,或者依然在工作、在写策划案;或者依然在聊天……
他们都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心里都带了一份渴望和等待,就是希望自己下的单能够在预期的时间内赶到,能够及时的用那些未知的外卖,满足口欲,治愈饥饿。给他们消耗的热量重新冲注入能量,给他们空空的肚子增加饱足。
于是,骑手开始穿街走巷,一刻也不敢耽搁的奔向他的目标。
天气寒冷,也挡不住他们的决心,路上塞车,他们也游刃有余。他们的机身小巧,灵活机动。在宽松的马路,他们可以骑在二轮车道,遇上拥挤的车流,也可以爬上人行道,速度可以要多快有多快,也可以慢中求稳,但是一定不能迟到。或者这一单被给了一个差评,就完蛋了就白走了。
这些穿着黄色衣服的骑手,有女人也有男人。他们是店与顾客的连接,是卖与买的桥梁,是动与静的结合。他们在为老板打工,为顾客帮忙,也是为自己养家糊口。
在料峭的春寒里,在清晨的街道上,在年味还没散尽的二月里,在大街小巷上,在远近不一的小区里,在电梯或者楼道里,都能看到他们穿着黄色衣服的身影,他们匆匆而过,迅速奔跑,留给人们的是一抹鲜艳的黄。
他们似乎没有性别,没有情感,更没有性格,他们只是一个标签,只是一个符号,他们只是需要与被需要,他们只是一台奔跑的机器,他们在完成这一身黄色的衣服,所赋予的使命。
他们是时代的产物,是高科技下App的赋能。
外卖小哥最早出现在永新这个偏僻的地方的时候,或者出现在全国各地大街小巷的时候,应该是2020年吧,那时候的疫情肆虐,病毒传播很快。
很多的家庭,很多的单位、很多的群体都被隔离,在一幢又一幢的房子里面,一个又一个的场地里面,或者一个个狭小的空间里面,没办法出来活动,也没办法采购,于是那些快递外卖小哥,承担起了运输和采购的任务。
他们有可能不只是个体,有可能是一个集体,他们不是有人组织,而是自发集合。他们履行着外卖的任务,从这一个地方送达到另一个地方。
他们在输送食物,输送能量,也在输送爱和温暖。
有很多人倒在了输送的路上,也有很多人从后面站了出来。有无数个倒下,就有无数个冲上来。他们是爱的集体,是能量的补给,他们的输与送拯救了多少个被困住的人和集体,他们的勤劳挽救了多少个家庭,他们的付出保住了多少生命。
那时候他们是人民的功臣,他们是大写的人。那个危难的时刻,可以救人水深火热之中,在平凡的时候,可以帮助别人解决口福之欲,是平凡也是伟大。
我像那些辛勤奔波在路上的外卖人致敬,向那些辛勤工作在第一线的人致敬。
生活就是有这样一些平凡和不平凡的人组成,有需要和被需要组成,有了奔波有了渴望,就有了爱和奔赴。
这是双向的奔赴,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在打造盈利的同时又拓展了人性,真的是一份好的职业,可以长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