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姐姐生大外甥的时候,母亲才生四哥。
姐姐是母亲满十七岁时头胎生的。因为比她小三岁的大哥的出生在重男轻女的贫农家庭,她注定一没饱饭吃二没学上。又因为母亲的心灵手巧,她没机会接触针线活和茶饭,整天到外面不是拔猪草就是拾柴火,奶奶拿姐姐当男孩使。
我上初一的时候在姐姐家住了一年,姐姐家的粮食还没有我家宽裕,姐姐做的饭实在不敢恭维。因为这,我初二就住校上学,哪怕全天除了只喝一碗糊糊,就是啃吃干馍馍,也是情愿的。初三毕业我考上中师,就交了最后一次公粮便农转非了。为此,姐姐特意给我织了件毛衣表示贺喜。这也是我平生穿过的第一件毛衣,虽然没有花子,但也瞬间让我有了国家干部的雏形,我还真是感激不尽呢。
姐姐一家生活在距我们山上老家十几公里远川道里。姐夫比姐姐大四岁,属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岁。细数起来,我们家弟兄五人,没有一个不是受助于姐姐的。大哥在天水果树研究所当工人,回老家时姐姐家就是免费的歇马店,天没黑即停放自行车徒步回家,天黑了便住一宿次日一早回家。二哥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天水火车站当了一年装卸工,吃住都在我姐家。三哥每隔十天半月要去北道给我爸承包的村卫生所打药,拴骡子歇脚吃饭的地方也是我姐家。四哥在社棠火车站当了两年装卸工,吃住也在我姐家。我在姐家吃住,上了一年初中,前面已经提到,这里我重说一遍。一二三四五,满满当当,无一例外。都说姐姐的饭没有妈妈做的好吃,但都没少吃。
在姐姐家,我们是吃住无忧,来去自如。不止如此,我们没有一个不在紧困时伸手跟姐姐家借钱的。结婚时,修房时,生病时,姐姐姐夫更是既捧钱场又捧人场。听起来有点见外,本来姐姐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我们老家就算外人。实际上,姐姐家一直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姐夫姐姐的恩德堪比父母。
姐姐共生了三个儿子——大儿生育两个女儿,大女儿出嫁几年后生了一对龙凤胎;二儿生育一个儿子,还没成家立业;三儿也生育一个儿子,正上大学。姐姐家,已经是四世同堂的大格局。姐姐和姐夫从新千年龙年开始信主,蒙恩上帝保佑,阖家幸福安康。
也许正是姐姐的祈祷,让我们整个大家族在摆脱收入陷阱的道路上自强不息,让我在抢救家史非遗的道路上自信不悔。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62457/58427d294ef8d7f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