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学习了“空性”,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事物好坏如何不来自我们本身。
虽然我们很容易承认自己看待人或事的方式来自于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感知,但显而易见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单纯靠许愿来控制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有些实际存在的事情(比如破产),其实正在迫使我们用这种或那种方式看待事物的原因,不受我们控制,尤其不受我们当下意愿控制。
这里就要谈到佛教概念:意识中的铭印,即“业”。
意识铭印:我们可以将意识比成极其敏感的油灰,无论接触到任何东西,都会留下印记。
三种方式可以植入铭印:动作、语言、想法。
而铭印的强度同样受三个因素影响:动机、情绪、认知。
四个法则主导着过去的铭印在意识中“开花结果”的方式:1、铭印迫使你所经历的体验和原本的铭印的基本内容相吻合。 2、铭印的力量在其停留在潜意识期间会不停的增长;也就是在开花结果前它都在不断增长。3、没有植入触发体验的铭记,就不可能有任何形式的体验发生。4、一旦一个铭印被植入意识中,它必定会引发一个体验,没有一个铭印会“落空”。
看到铭印这么厉害,我们是不是都想有正向的铭印?当一个人急需帮助时,你所做出的友善或不善的举动就会造成强大的铭印。当你的行为对象是你的大恩人或人格超群的人时,铭印也会加强。
较强的铭印得以优先起飞(把铭印比做跑道上的飞机),也就是升至意识层面,较弱的虽然远远被落在后面,但是它停留在意识的跑道上的每分钟都在增强动力。
铭印其实就像我们播种的“种子”,种下的种子迟早会开花结果,而且是你种什么种子就开什么花、结什么果。
洞悉了事物发展的真谛,我们就要多种好种子,让更多好种子围绕着我们,开花、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