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中,经常会看到有关读书笔记的文章。这些作者们热情地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罗列自己的书单,以及劝说读者多多阅读。对着这些文章,我作为一个喜爱阅读的人也是感同身受。阅读的小欣喜小喜悦多半也有体验。但我还是要说,这些文章描绘的美好天堂是不存在的。除了应付考试,读书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那些作者获得好处,你若是仔细考察,多半得益于是家人朋友和偶然幸运。你如果没有作者的机遇和条件,他们读书后的好处,你多半是没有的。千万别傻乎乎地去读书,而忽略了真实的人际关系。
也许有人会反驳,读书有额外的好处啊,阅读可以扩展人的思维,进而能帮助人作出更好的选择。这套说法,理论上是可行的,实际上却是虚无缥缈的笑话。现实生活中,你往往得到的是糟糕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噪音非常大,甚至会相互冲突。而书籍只会教给你推理,并不会教会你判断。你读的再多,到头来面对现实选择的时候,你依然无法行动。想想吧,你最需要的不是行动的理性,而是行动的勇气。过多的阅读实际上让你寸步难行。你幻想了一个不存在的最优解,结果把时间浪费在了搜集资料,却忘记,最重要的是作出选择。职场达人和商业赢家能全盘考量,从长计议,主要的靠的是内部消息和精神直觉。他们做决定的时候,反而需要努力忘记书本,防止文字干扰内心的判断。
当然,还有人会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让人变得更美。对于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我想把哲学或文学系的教授的照片给他们看看,辣一辣他们的眼睛。那些“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本来就是帅哥美女,碰巧读了点书。气质是家庭底蕴的沉淀,和阅读的关系不大。信不信由你,如果你拥有一个名校硕士学位,大概率你是比英国女皇读书多的。然而,考量你们的气质,一个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一个是资本主义的吉祥物,差别很大,而且不可逾越。实际上,你所看到的有气质的人,他们主要是有钱,而不是书读的多。想要升华气质,说实在的,靠谱的还是化妆,搭配加美图。
肯定有人继续说,阅读充实我的精神生活,让我的内心安静。这更是可笑。这些人完全就是按照剧本,自己表演给自己看。哎呀,我每天坚持读书,我很棒。哎呀,我都读了一百本书了,我一定是个岁月安好的人。能说出读书使人内心安静的人,我真怀疑他们真的读过书么? 但凡阅读,你总要吸收作者的想法,而为了理解作者的想法,你首先要让内心敏感起来。如此这般,阅读只会让你的精神世界风起云涌,让你这个人彷徨不安。孔子的坚毅,老子的思辨,墨子的坚忍,庄子的洒脱,更别论国外的大儒名士。他们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道理。倘若你真的读书了,恐怕你只会陷入和这些伟人无穷的斗争中,哪里得的了安宁? 你要是觉得获得安宁,可能有三:一,你根本没有读进去书;二,你放弃思考,甘心做言语的木偶。这两种可能都表明读书之无用。 第三种可能,也是最可能的,读书的安静,是一种安慰剂效应。这群本来就会安静下来的人,时间到了,读不读书都会安静下来的。
真的,在考试工作之外,别再幻想读书的好处了。假的,都是假的,读再多也没用。好好工作,好好休息才是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