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简说,关于《岛王》,你只要记得它曾经打败过《哈利波特》荣获英国儿童图书奖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就可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431455/6a960125588c3e4a.jpg)
关于麦克·莫波格
《战马》之父:
2017年,青羊区小学四年级语文考试曾经用《战马》出过考题——你看,即使会背书也不一定就能考高分哦!
不要让阅读成为孩子的硬伤!
高产作家:
麦克·莫波格一直笔耕不辍、与时俱进,视野与题材广泛。除《岛王》以外,他还著有大量描写关于一战、二战、环保、动物和社会教育问题的书籍。
孩子一旦看他的作品就停不下来。
说故事高手:
《为书籍的一生》作者绥青说,出版不能划分为知识分子读物和农民读物,给农民的十分教条,他们会更不爱看书。
莫波格是先讲好战争故事,价值观就在故事里了。
关于《岛王》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为孩子而读书?教孩子?
我们是为自己而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8431455/0a614cddeb7b0a2b.jpg)
书要和自己产生连接,经历过,读过,与自己有关。孩子也一样,看到过,发现书中的彩蛋,能够解密就很有意思。
《岛王》围绕着战争与荒岛生存两个线索展开描述。大家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和荒岛生存,但通过书籍阅读、影视作品欣赏、旅行所见所闻等也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
关于战争
《岛王》中对主人公之健介一生的描述以战争为主线展开,健介从学医、留学、成家、入伍、战争爆发后成为一名海军的军医、遭遇海难到荒岛求生,他是被卷入战争中的一分子,他的生活也因战争而发生改变。
健介会怎么看待战争呢?
一方面,健介有着军人的尽忠职守。即使遭遇海难,也尽职照顾船上的病人,做一名合格的士兵,不想做一个失败者、投降者。甚至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以后,很多日本的丛林战士还在继续战斗,不知战争已经结束。一如梁文道所言,善变的日本人只信奉强者。
而另一方面,健介也厌恶战争。他的妻儿被原子弹所害,“心里想念对方就望着月亮”,健介思念妻儿时只能这样,这和《小王子》很像。
你眼中的战争又是什么样?
战争中的双方都可能很狰狞,但战争没有受益者。
各国国民对战争都是一样痛恨的态度。日本兵可恨也可怜。
老东北人并不痛恨日本人。日本兵来了,所有孩子注射疫苗,还可以上学。
台湾现在很多地方都很像日本,比起国民党,台湾人甚至更喜欢日本人。究竟应该把日本占领台湾那五十年称为日据时期还是日治时期并不重要,我们可以坚持自己的意识形态,但也要能容忍别人不同的观点。
王鼎钧在回忆录中写道,其实堡垒中的日本占领者,根本不敢随意走出他们的堡垒。反倒是堡垒外的游*击*队,鲜少攻击日本兵,甚至比日本兵抢劫的东西还要多。
世界是平的,即使战争主题的小说亦是如此
莫波格在小说中的每一个细节刻画都饱有深意。
小男孩麦克的家里使用的很多电器产品都是Made in Japan,健介在战前就已经拥有国际化视野前往英国学医。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假如说抵制日本,抵制什么?中国身份证上就有日本技术,日本也有很多Made in China。
所以莫波格笔下描写的世界也是一体的,谁也离不开谁。
关于荒岛生活
健介为什么可以在荒岛生存下来?
老人健介在岛上过着自己的生活,内心平静,帮助红毛猩猩,精神境界很高,有大爱。
但健介可以在荒岛生存下来还是建立在他拥有来自文明社会的东西的基础之上的。
他是一名医生可以克服疾病,流落荒岛时还有一船的物资可以饱腹、资用,有收音机可以获知文明世界的信息,有红毛猩猩可以做伴,有执着于艺术的心理支撑。
所以健介在与麦克分别时告诉麦克,一定要画画。
麦克为什么可以在荒岛上生存下来?
我们先来看看莫波格描写的麦克其人:自律、规则意识、责任心、善良、善解人意、灵活、自理能力、自信、诚信。
而这些我们眼中“别人家孩子”具备的闪光点不是凭空而来的,看看麦克在流落荒岛前的日常生活:即使在烂泥堆里的球场上也要每天踢足球(团队协作),11岁就自己卖报纸赚零花钱(财商,自力立),即使身为蓝领工人的父母也保证每周一家人一起划船,上船后依然由父母教学保证学业,遇到问题自己通过百科全书查资料,即使只有11岁也一样承担行船的一些工作(这也是教育)、航海日志、所见所闻、航程中不同国家风土人情的写作(生活体验),善于观察(性命攸关)、多学科、跨学科学习(诺奖得主写作高出同行很多倍)……
所以在流落荒岛后,麦克从独自艰难度日、创造一切条件发出求救信号到与健介相依为命再到后来和健介并肩为红毛猩猩而战,最终等来爸爸妈妈的救助,麦克在日常生活中习得的这些可贵品质都一一发挥了作用。
和《鲁滨逊漂流记》有什么异同?
《岛王》铺垫很多,鲁也有铺垫。
两者在岛上呆的时间也相近,也造船,实际环境也相近。
师大附中于当讯老师讲鲁滨逊,是文明的力量让他能够活下来,而《岛王》中关于麦克寻找水源这一点作者可能就借鉴了《鲁滨逊漂流记》。
两者人物关系不同。
鲁滨逊能够活下去来源于对宗教的虔诚,因此书中描写宗教的篇幅很多,孩子容易读不下去。
有没有多余的故事?
书中围绕主角麦克和健介,还描写了很多故事。
麦克父母的故事:
《岛王》里描写的爸爸妈妈,夫妻关系高度和谐。失业的爸爸倾其所有买船出海,得知消息的妈妈认真学习航海技术,坚持有耐力,在麦克遇险后坚信儿子还活着一直在出事周围的海岛不断地寻找。
麦克外婆的故事:
刚开始还反对麦克一家出海的外婆还是精心为他们准备航行所需食物,甚至在临行前也跃跃欲试。
小狗史特拉的故事:
小狗史特拉不仅仅充当着荒岛生活中安慰麦克的角色,也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海龟的故事:
莫波格细致地刻画了一群海龟的故事。
在他笔下,海龟的成长是一件很艰难的事。
海龟若此,孩子的成长又何尝不是呢?爸爸妈的人生、红毛猩猩的一生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红毛猩猩的故事:
站在红毛猩猩的视角,该如何展开它的故事呢?莫波格也处理得非常好:遇到健介,在健介的帮助下幸免于侵略者之手,遇到麦克帮助麦克,再次遭遇侵略者,直到麦克离去。
足球的故事:
足球在麦克遇险及流落荒岛时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荒岛余生》里也出现了一个球,他在球上画了个人脸,还给球取了名字,和球说话,把球当成朋友。
一个好的故事,没有哪个情节是多余的。读书中当你不知道某一段和全书有什么关系时,试着把这一章拿掉再读一下感觉会有什么不同?
《岛王》的整个故事分别从成人的视角、孩子的视角、老人的视角、动物的视角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物种落笔,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角度全面、情节饱满。
这才是一个好故事。
掩卷深思
养育一个自立自强的孩子
我们不一定非得带孩子去荒岛,带孩子去农村,换个环境也很好。不能指望孩子读大学了,再告诉他你要自立…
怎样写好作文,写出新意?
麦克在船上写作时,一反自己在学校写作时的窘态,文思泉涌。
正如郭初阳老师所说,写好作文、写出新意离不开大量读好书和丰富的生活体验。
探险不是冒险
《探险家的笔记本》所记录的70位探险家的故事,他们也不全是身无分文的。探险不是冒险,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当然这不仅限于经济方面的准备。
出海前,麦克一家做了充足的航行准备,包括聘请专业的教练学习航海知识。
对秩序的坚持
书中健介即使流落荒岛对洁净仍有着日本人特有的坚持,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对秩序的坚持也是维系生存的意义所在。
人与自然界的冲突与共存
如果岛上没有天敌,按照达尔文主义的食物链法则,红毛猩猩将会泛滥成灾。这么看来,有可能侵略者人为的捕杀反而保证了岛上的生态平衡。
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一定是反战的
莫波格写了很多反战题材的作品,并且一直在反思战争对人类的影响,反战也是现代文明的要求。
战争文学的选择一定要看它所体现的价值观,好的儿童文学主题一定是反战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