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和其他班级一起在大教室上课,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下意识地选择和自己的舍友或者玩得好的同学坐一起。等到上班后,经常会有集体的聚餐活动,我也总是不自觉地选择和自己熟悉的同事坐在一桌。原因其实很简单,和熟悉的朋友在一起,让我觉得很自在很有安全感。
后来看到山下英子的《断舍离》,里面有个有趣的观点,作者说:
“断舍离的最高目标是和物品交朋友。不但确保每样物品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自己能确实用到它,还要和它成为朋友——和自己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起。”
“和自己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起”,这就跟我喜欢跟朋友坐一起一样,因为熟悉的物品(朋友)会让人觉得轻松自在。这也是作者为什么会提出“断舍离”这个理念,断舍离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把普通的“住所”变成一个“自在空间”.
山下英子用了一本书说了很多方法来帮助读者通过断舍离与物品交朋友,实现“自在空间”的转变。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在书中最开头对断舍离的阐释: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断舍离可以理解成通过“断”和“舍”这两个动作(doing)达到“离”这个状态(being)。如果我们在一开始就把物品当做人来看,购买物品就相当于从一群陌生人中选择一个可以做朋友的对象带回家,这就是“断”的阶段。对积存的物品进行“舍”的过程就好比整理自己的人际关系,筛选出当下最必要的朋友的过程。而最终实现身边都是熟悉可信任的好朋友的“自在空间”也就是“离”的状态了。
回想一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在选择一个陌生人做自己的朋友时,我们潜意识里其实是有一个标准的。我们想要结交的朋友,他要么是有趣的要么有用的。有趣的我们可以延伸为让自己舒服的,有用的可以理解为是适合自己的或者自己需要的。
这个跟作者提出的“断”的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对象一个是人一个是物品。作者认为“断”就是只选择对自己有用或者让自己感觉舒服的物品进入自己的生活。
通过“断”选出符合“朋友”气质的东西,这是与物品交朋友的第一步。
“舍”的阶段其实就是重新审视自己和物品的关系,对物品进行筛选的阶段。书里有一段话特别有趣,大致的意思就是:把自己和物品之间的关系置换成人际关系来看。无用的垃圾就相当于是一个陌生人,这是我们第一个要“舍”去的部分。剩下的使用过的物品相当于“朋友”。而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舍”,最终筛选出当下最好的朋友——最必要的物品留在身边。
在“舍”这个阶段,我们不妨像书中提到的那位教授收纳术的老师那样,在断舍的时候,先问问你的“物品朋友:“你想待在哪里?一直待在那吗?还是偶尔?”。虽然物品不能开口说话告诉你答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内心感受找到答案。
对于被舍弃的物品,很多人会于心不忍。这其实是一种执念。作者在书中提到,曾经她的一位学员把衣柜里尘封许久的衣物比喻成“不被临幸的冷宫妃嫔”(原文是:不被临幸的大奥中的侧室)。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过去她们或许被皇帝(原文是:大将军)宠爱,可如今皇帝眼中只有新欢。又因为她们是皇帝的妃嫔,她们永远都不能离开冷宫,只能默默地待在原地期待着再一次被宠幸。
让我们试着站在物品的立场上来看,让人使用是物品的使命,可是现在他们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只能委屈被”束缚“在某个角落。可想而知,他们的心里会有多少怨言。只不过他们无法诉说而已。
作者说“不用的东西充满了咒语般束缚的能量”,面对这种负能量,你确定还要继续保留吗?
回想我们自己的身边,有很多人在过去的某段时间和我们十分交好,那个时候我们是一对好朋友。但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各自有了新的环境认识了新的朋友,彼此之间已经不再适合不再需要。因为知道彼此之间不被需要,所以我们能做到心平气和地接受朋友的“迭代更新”。对待物品,把他们想象成自己的朋友。坦然面对物品的缺陷的同时,正视自己的需求,让物品回归到它该去的地方。
通过了解自我的需求来脱离执念,无形中让自己的轻松愉悦起来,这就是“离”的状态。
在反复的断舍离过程中,与物品交朋友,接受物品优胜劣汰的自然循环,每次的选择都是对当下最必要的物品,慢慢地居住空间放着的都会变成自己最重要的东西。这个过程就是普通“住宅”向“自在空间”的转变历程。
假设我的住所,所有的物品都像好朋友一样熟悉可靠,那确实如作者所言:我很可能在推开门的瞬间说句:“果然还是回到家最放松呀”。而不是无意识地对着乱糟糟的房间叹气:“累死了”。 断舍离:与物品交朋友,选择当下最必要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