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欢喜》火了,高考阶段的家庭生活,折射出太多的家庭关系和人格成长的部分。四个孩子——磊磊,一凡,英子,洋洋的人生,也在这一年里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悲欢离合的一年里,他们各经历着什么?

一,就算是悲剧,我们也得撑着走下去。
四个孩子磊磊是学霸,戴着学霸的光环,却从来也不开心。
每当取得好成绩,每当他心情不好的时候需要倾诉时,都没有人可以去分享喜悦,也没有人可以接受得住。
理所应当的可以接住的人——母亲,却再也不存在了。看着磊磊面对一个手机,听着妈妈的声音,发着内心的想念。
天人永隔的痛苦,让一个18岁的孩子如何承受,这是一种致命的创伤,所以你会发现他在人群当中即使考了再高的分数,他似乎还是不自信。
曾奇峰老师说过: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性格是被早年的关系决定的,更具体地说,是被幼年时跟母亲的关系决定的,所以,一个人的母亲,就是他的命运。
失去了母亲,就如同赖以生存的支柱,即使分数再高又如何,考上最好的大学又如何?你永远无法和最爱的亲人去分享这一切的美好,再美好也是残缺的。
幸而,还有一个小姨,也能够把他捧在手心里怕化了地珍惜,对磊磊来说,虽然不如至亲,但是那份关爱和怜惜,也是一种痛苦成长的补偿吧。
我在上父母课堂的时候,经常会说我们不要给孩子我们没有的东西,如果想给,你先给自己。
对于磊磊来说,缺失的母爱是得不到了,但是却可以得到同等爱意的亲情,他是幸运的,小姨一家子真心把他当做家里的成员,也是因为有了这份亲情与爱,才让磊磊绽放了鲜活的个性,重新点燃生命之火,给了他新生的希望。
二,欢声笑语中,学渣也可以“出人头地”。
一凡是剧中整天欢天喜地的学渣,他什么都好,就是读书不好,经常性要被母亲打和骂,可是尽管如此,他依旧做他自己,因为他有个特别包容的老爸。
一般父母都是充当爸爸是黑脸,妈妈是白脸的角色,然而此剧中,爸妈的角色是反过来的,父亲很多时候是作为山一样坚硬地守护着家庭,而此剧中的爸爸——方圆,却是如水一样拥有柔软和广阔地心境,承载着妻子和孩子的各种叛逆,各种愤怒,各种不安。
这就是为何一凡可以如此人格健全,父爱如水一般滋养着整个家,自然而然地,孩子都是效仿父母的,我记得其中有个片段,方圆想跟孩子探讨关于性方面的科普知识,
一凡平静地说了一句:爸爸,你是怎么样对妈妈的,从小到大,我耳濡目染,肯定会学着你一样疼老婆,爱老婆的,你们放心啦。
看到这一幕,我觉得一切都有了答案,孩子确实是大人的一面镜子,你是高的瘦的矮的胖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待人接物的品行,你耳濡目染体会到的家庭氛围,这才是你一生最重要的课程。

一凡很幸运,拥有这么和睦的家庭。所以无论任何的困难重重,对于健康人格的孩子来说,都无所畏惧,因为背后有爱,因为身后有依靠。
最近看了《零零后》,感触很深,什么才是我们可以给予孩子的正向能量,影片里的两个孩子从小给予了很多的尊重和支持,
以至于长大过程中虽然困难重重,不被理解,或者说是经常性地被老师责骂,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是回家后都会有一个温暖的港湾,一个给予他们支持的亲人,虽然最终还是需要一个人坚持地走下去,但是过程有着爱和尊重地陪伴,一切就变得是值得的,可以期待的。
我想更多的就是做好自己,保持和睦的家庭氛围,做自己可以给予孩子的帮助和支持,就很足够好了。
影片也好,电视剧也罢,最后的结局当然是在一片欢呼雀跃中,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