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曾经有过一个关于睡眠的研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当这个世界有了电,美国人的睡眠时间平均减少了一个小时。同样的情况应该也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有了电之后,夜晚可以如同白昼,我们借着科技的力量在黑夜里享受自由,几百万年未曾有过的自由在我们这一代实现了。然而,这自由的代价却是:身体机能的下降,精神的疲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感受幸福的能力。灯红酒绿,霓虹闪烁带来的不只是夜的狂欢,肆意的放纵,更照射出了一张张疲惫又亢奋的脸。
电的发明像是一根导火索,引爆了一场科技大爆炸,以电为动力的各种发明应运而生,出门有车,上楼有电梯,手指一点,各种电影音乐随之而来。以上一系列的产品都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带给了我们极大的便捷,我们的需求总能极快的得到满足。需求被很快的满足确实算得上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但是它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个不为人察觉的小恶魔,那就是:我们的耐心和耐力正在被吞噬殆尽。
科技生活正在催生一种以”快”为核心的观念,我们注重结果,讲究效率,慢慢失去了等待的耐心,忍受不了等待中的焦虑和不安。高效,在一些方面来说这并没有丝毫错误,但是一旦越过界线,把我们的人生变成讲结果,讲效率,就往往得不偿失,更是对生活的无知。另外,在不可控的范围内的求高效其实更像是一把枷锁,不仅牺牲了自身的幸福程度,总有一天还会被枷锁的重量给压倒。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出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并且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带来便捷的同时还带来了一些附加品。
在移动互联网行业中,流量就是收益,争夺网民的专注力资源成为了各大网络公司的首要任务,互联网中的各种爆款产品的设计师们像是一名高超的心理师,他们懂得如何在每一款游戏中设置及时反馈,和各种奖励机制来充分调动我们的专注力,用各种标题,软件来诱惑人类本能中的恶趣味。手机中的很多页面总是会让我们情不自禁的点入进去,不论是低俗色情还是八卦窥探,看来总能有效的引爆人类的本能欲望。
在与竞争对手争夺专注力资源后,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在内部还要时刻打断用户专注力。
美国谷歌公司一向自翊为“最有道德的公司”,它的宗旨就是:让浏览网页的网民尽可能的快进快出”以此来获得更高的点击量。用户的专注力不断的被吸引,被打断,有着一个显著的代价:我们的阅读能力正在逐渐降低。当140个字为上限的微博成为主流,碎片化阅读的名词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微信中的文章为了让阅读变得一点都不费劲,层出不穷的变换花样,图文并茂不止,重点内容用红色字体标出,还要不断地插科打诨增加趣味性,久而久之,阅读能力就像瘫痪的病人身上逐渐萎缩的肌肉。
除了影响我们的专注力,手机最可怕的危害是:它给我们一个期待,一个能得到快乐的期待。因为人类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当不好的情绪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谁都不愿承担。而手机却能让人快速的转移注意力,不再着眼于当下的困境,它就像是避免焦虑和挫折感的救命稻草,而且算是一剂猛药。我们以为逃避了焦虑,但是这就像是一种错觉,是一种逃避,情绪不是被舒缓而是积压,我们安于一时的平静,却疏忽了底下暗流涌动的急流。
手机作为一种逃避焦虑的手段付出的成本太低了,只需要拿出手机用手指轻轻一点。一次运动,一次倾诉,一次大笑或者是大哭都要求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拥有一个可倾诉的友谊关系和一个发泄的空间,综合看来手机像是一个性价比更高的选择。慢慢地它演变成了一种瘾症,成为一种屡试不爽的手段。
即使是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小情绪,我们都越来越难以忍受了,自习室的学生,公交上的乘客,等待中的顾客,迫不及待的拿起手机,如饥似渴,越来越沉溺于手机中的丰富世界。他们忘记了学习中的焦虑,空间上的拥挤,等待的烦恼,却也麻木了收获的满足,获得的幸福。
麻痹了痛苦,也就麻痹了快乐,就是麻痹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自己。
将情绪真正的舒缓除了面对别无其他。
科技的潮流从来都不会停下,我们不仅需要敞开怀抱欢迎科技的发展更要从不同的角度仔细的审视着科技。在一个科技文明和基因本能的互相冲突的时代,就注定了有些人牺牲在文明的脚下。抗生素的滥用就是这样,手机亦是如此,在懂得节制之前总要有一批人付出代价才能给我们泼出让人清醒的一盆冷水。希望谁都不是文明的牺牲者,沉迷者背后那颗孤独,不安的心,总要学会着面对和经受痛苦。勇气越大,自由的力量就来的越快。
当轮子被发明的时候,有一批人因为生产力的提升,从此躺在地上,安逸的享受着进步的便捷,而有一批人借助轮子的力量,带着行李,走向远方。在当今的时代又有谁能拥有智慧和勇气,借着科技的力量走向远方?
网友评论